当前位置: 首页>消防文库>消防设计 > 正文

    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GB50981-2014

    • 发布日期:2018-07-09
    • 浏览次数:760
    4.2.1 建筑小区、单体建筑的室外给水排水的抗震设计除应满足本节的要求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 50032的有关规定。 4.2.2 给水排水管材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生活给水管宜采用球墨铸铁管、双面防腐钢管、塑料和金属复合管、PE管等具有延性的管道;当采用球墨铸铁管时,应采用柔性接口连接;       2 热水管宜采用不锈钢管、双面防腐钢管、塑料和金属复合管;       3 消防给水管宜采用球墨铸铁管、焊接钢管、热浸镀锌钢管;       4 排水管材宜采用PVC和PE双壁波纹管、钢筋混凝土管或其他类型的化学管材,排水管的接口应采用柔性接口;不得采用陶土管、石棉水泥管;8度的Ⅲ类、Ⅳ类场地或9度的地区,管材应采用承插式连接,其接口处填料应采用柔性材料;       5 7度、8度且地基土为可液化地段或9度的地区,室外埋地给水、排水管道均不得采用塑料管。管网上的闸门、检查井等附属构筑物不宜采用砖砌体结构和塑料制品。 4.2.3 管道的布置与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生活给水、消防给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管道宜埋地敷设或管沟敷设;         2) 管道应避免敷设在高坎、深坑、崩塌、滑坡地段;         3) 采用市政供水管网供水的建筑、建筑小区宜采用两路供水,不能断水的重要建筑应采用两路供水,或设两条引入管;         4) 干管应成环状布置,并应在环管上合理设置阀门井。       2 热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管道宜采用直埋敷设或管沟敷设,9度地区宜采用管沟敷设;         2) 管道应避免敷设在高坎、深坑、崩塌、滑坡地段;         3) 应结合防止热水管道的伸缩变形采取抗震防变形措施;         4) 保温材料应具有良好的柔性。       3 排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大型建筑小区的排水管道宜采用分段布置,就近处理和分散排出,有条件时应适当增设连通管或设置事故排出口;         2) 接入城市市政排水管网时宜设有一定防止水流倒灌的跌水高度;         3) 排水管道应避免敷设在高坎、深坑、崩塌、滑坡地段。 4.2.4 水池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生活、消防贮水水池宜采用地下式,平面形状宜为圆形或方形,并应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2 水池的进、出水管道应分设,管材宜采用双面防腐钢管,进、出水管道上均应设置控制阀门;       3 穿越水池池体的配管宜预埋柔性套管,在水池壁(底)外应设置柔性接口。 4.2.5 水塔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水塔宜用钢筋混凝土倒锥壳水塔的构造形式;       2 水塔的进、出水管,溢水及泄水均应采用双面防腐钢管,进、出水管道上均应设置控制阀门,托架或支架应牢固,弯头、三通、阀门等配件前后应设柔性接头,埋地管道宜采用柔性接口的给水铸铁管或PE管;       3 水塔距其他建筑物的距离不应小于水塔高度的1.5倍。 4.2.6 水泵房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室外给水排水泵房宜毗邻水池设在地下室内;       2 泵房内的管道应有牢靠的侧向抗震支撑,沿墙敷设管道应设支架和托架。
    条文说明 4.2 建筑小区、单体建筑室外给水排水
    4.2.1 现行国家标准《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 50032 中对室外给排水管道构筑物等的抗震设计有详细规定.建筑小区及单体建筑的室外给排水管道的管道系统、敷设方式及室外水池、水塔、水泵房等设置与市政室外给水排水系统基本一致,因此,除本节另有规定的条款外,其他抗震设计内容均可按该规范执行。
    4.2.2 本条对室外给水排水管材作出了规定。
    其中第1款~第3款分别规定给水、热水、消防给水管管材,选材的原则一是选择强度高、防腐并具有一定延性的金属管或塑料与金属复合管,二是当给水管选用球墨铸铁管时,因其延性较差,应该采用橡胶圈密封之类的柔性接口连接。       第4款规定了排水管用管材及应采用柔性接口的连接方式,禁止采用陶土管、石棉水泥管等刚度差、延性差的管材。
    第5款规定了7度、8度且地基士为可液化地段的室外埋地给水、排水管道不得采用塑料管,因这种地段地震时饱和水可能液化,温度很高,塑料管易熔化或破坏。9度的地区,因其地震时破坏力大也作同类规定。
    4.2.3 本条对管道的布置与敷设作出了具体规定:
    第1款规定室外生活给水、消防给水管宜采用埋地敷设或管沟敷设,并应避开高坎、深坑和崩塌滑坡地段.这样可以减少地震力引起的管道破坏。本款还对建筑小区、建筑室外给水干管的环状布置及引入管的根数等提出了具体要求,以尽量保证地震时的生活与消防供水。
    第2款现定室外热水管的敷设与布置除有部分同室外给水管外,还规定了当设防烈度为9度时,宜采取管沟敷设,结合管道防伸缩采取抗震防变形措施(如设伸缩节)、保温材料应具有柔性等,这些特殊要求都是依据热水管自身的特点而提出的。
    第3款规定大型建筑小区,即建筑面积大、占地面大的建筑小区的排出管宜采用两条或多条,并在有条件时, (如具有两条排出管相距不远,且管底标高相近等条件)应增设连通管。对于雨水排水管,如出口处有小河或水体时亦应设置事故排出口。
    4.2.4~4.2.6 对建筑小区室外设置的水池、水塔、水泵房等主要构筑物的形式、布置及配管作出了规定。
    规定了水池、水塔应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和相应的几何形状,水池、水塔的进、山水不应共管,所有连接管不应采用塑料管材,配管与水池、水塔之连接均应采用柔性连接管件。还规定了水塔距其他建筑物的最小距离,以防其倒塌时破坏附近建筑物及人身安全。
    对室外水泵房作了毗邻水池、缩短连接管道的规定,并要求泵房内的管道应有牢靠的横向支撑,沿墙敷设管道应作支架和托架,避免晃动。
    5.1.1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管道的选材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供暖、空气调节水管道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1) 8度及8度以下地区的多层建筑可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定的材质选用;         2) 高层建筑及9度地区的建筑应采用热镀锌钢管、钢管、不锈钢管、铜管,连接方式可采用管件连接或焊接;       2 通风、空调调节风道的管材可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定的材质选用;       3 排烟风道、排烟用补风风道、加压送风和事故通风风道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1) 8度及8度以下地区的多层建筑,宜采用镀锌钢板或钢板制作;         2) 高层建筑及9度地区的建筑应采用热镀锌钢板或钢板制作。 5.1.2 供暖、空气调节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管道不应穿过抗震缝。当必须穿越时,应在抗震缝两边各装一个柔性管接头或在通过抗震缝处安装门形弯头或设伸缩节;       2 管道穿过内墙或楼板时,应设置套管,套管与管道间的缝隙应填充柔性耐火材料;       3 管道穿过建筑物的外墙或基础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管道穿越建筑物外墙时应设防水套管,管道穿越建筑物基础时应设套管。基础与管道之间应留有一定间隙,管道与套管间的缝隙内应填充柔性材料;         2) 当穿越的管道与建筑物外墙或基础为嵌固时,应在穿越的管道上室外就近设置柔性连接件。       4 锅炉房、制冷机房、热交换站内的管道应有可靠的侧向和纵向抗震支撑。多根管道共用支吊架或管径大于等于300mm的单根管道支吊架,宜采用门型抗震支吊架;       5 管道抗震支吊架不应限制管线热胀冷缩产生的位移。管道抗震支吊架设置和设计应符合本规范第8章的规定。 5.1.3 通风、空气调节风道的布置与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风道不应穿过抗震缝。当必须穿越时,应在抗震缝两侧各装一个柔性软接头;       2 风道穿过内墙或楼板时,应设置套管,套管与管道间的缝隙,应填充柔性耐火材料;       3 矩形截面面积大于等于0.38m²和圆形直径大于等于0.70m的风道可采用抗震支吊架,风道抗震支吊架的设置和设计应符合本规范第8章的规定。 5.1.4 防排烟风道、事故通风风道及相关设备应采用抗震支吊架。 5.1.5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备、构筑物、设施的选型、布置与固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燃油或燃气锅炉房宜设置在独立建筑内。当布置在非独立建筑物内时,除满足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外,还应采取防止燃料、高温热媒泄漏外溢的安全措施;       2 建筑物内敷设的钢制烟囱抗震设计计算可按现行国家标准《烟囱设计规范》GB 50051的有关规定执行;       3 布置在建筑物内的制冷机房、热交换站宜设置在地下室;       4 重力大于1.8kN的空调机组、风机等设备不宜采用吊装安装。当必须采用吊装时,应避免设在人员活动和疏散通道位置的上方,但应设置抗震支吊架;       5 运行时不产生振动的锅炉、吸收式冷热水机组、室外安装的制冷设备、冷热水箱、整体式蓄冰槽、热交换器等设备、设施可不设防振基础,但应使其与主体结构牢固连接,与其连接的管道应采用金属管道。8度、 9度建筑物的设备、设施的连接管道应采用柔性连接;       6 运行时产生振动的风机、水泵、压缩式制冷机组(热泵机组)、空调机组、空气能量回收装置等设备、设施或运行时不产生振动的室外安装的制冷设备等设备、设施对隔声降噪有较高要求时,应设防振基础,且应在基础四周设限位器固定。限位器应经计算确定,与其连接的管道应采用柔性连接。
    条文说明 5.1 供暖、通凤与空气调节系统
    5.1.1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管材选用按现行国家规范标准《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2 和《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规范》GB 50738 的规定执行。
    5.1.2 抗震缝两侧主体结构位移不一致,对管道产生应力破坏,管道柔性接头门型弯头和伸缩节,可以吸纳应力变形。
    5.1.4 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地震灾害极易伴随火灾发生,防排烟系统是为了保障人员安全疏散的措施之一,要求防排烟设备和管道与建筑主体紧固固定,避免因地震晃动等造成的脱落等破坏。地震也容易导致建筑内使用有危害气体的场所发生泄漏事故,对人员产生危害,要求事故通风系统在建筑主体未发生坍塌时,能够迅速恢复运转把有害气体排出室外,避免二次危害。防排烟风道、事故通风风道及其设备的支吊架严格采用具有抗震功能的支吊架,按技术要求采购及安装。
    5.1.5 本条对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备、构筑物、设施的选型、布置与固定提出了具体要求。
    第 1 款燃料自身发生泄漏对建筑内人员带来危险,有压锅炉及连接管道等破坏也会导致二次危害,锅炉房宜在主体之外独立建设。当布置在非独立建筑物内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锅炉房设计规范》 GB 50041 、《建筑设计防火规         范》GB 50016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 的有关规定。
    第 3 款制冷机房、换热站等站房中的设备质量较大,重心越低,地震位移越小,导致的破坏也越低。
    第 5 款运转时不产生振动的设备、设施,与主体结构应采用刚性连接,地震时与主体不产生位移,连接管道用柔性接头,可减少因管道位移产生的应力破坏。         第 6 款运转时产生振动的设备、设施,在防震基础的四周及上侧,设刚性限位设施,对位移加以约束。连接管道用柔性接头,可减少因管道和设备、设施相对位移产生的应力破坏。
    关键词: 消防设计
    
     
    QQ在线咨询
    售前咨询热线
    15502421522
    售后咨询热线
    18002469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