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1 预注浆适用于工程开挖前预计涌水量较大的地段或软弱地层;后注浆适用于工程开挖后处理围岩渗漏及初期壁后空隙回填。
8.1.2 注浆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具有较好的可注性;
2 具有固结体收缩小,良好的粘结性、抗渗性、耐久性和化学稳定性;
3 低毒并对环境污染小;
4 注浆工艺简单,施工操作方便,安全可靠。
8.1.3 在砂卵石层中宜采用渗透注浆法;在黏土层中宜采用劈裂注浆法;在淤泥质软土中宜采用高压喷射注浆法。
8.1.4 注浆浆液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预注浆宜采用水泥浆液、黏土水泥浆液或化学浆液;
2 后注浆宜采用水泥浆液、水泥砂浆或掺有石灰、黏土膨润土、粉煤灰的水泥浆液;
3 注浆浆液配合比应经现场试验确定。
8.1.5 注浆过程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根据工程地质条件、注浆目的等控制注浆压力和注浆量;
2 回填注浆应在衬砌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进行,衬砌后围岩注浆应在充填注浆固结体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进行;
3 浆液不得溢出地面和超出有效注浆范围,地面注浆结束后注浆孔应封填密实;
4 注浆范围和建筑物的水平距离很近时,应加强对邻近建筑物和地下埋设物的现场监控;
5 注浆点距离饮用水源或公共水域较近时,注浆施工如有污染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8.1.6 预注浆、后注浆分项工程检验批的抽样检验数量,应按加固或堵漏面积每lOOm2抽查1处,每处10m2,且不得少于3处。
Ⅰ 主 控 项 目
8.1.7 配制浆液的原材料及配合比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产品性能检测报告、计量措施和材料进场检验报告。
8.1.8 预注浆及后注浆的注浆效果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采取钻孔取芯法检查;必要时采取压水或抽水试验方法检查。
Ⅱ 一 般 项 目
8.1.9 注浆孔的数量、布置间距、钻孔深度及角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尺量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8.1.10 注浆各阶段的控制压力和注浆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8.1.11 注浆时浆液不得溢出地面和超出有效注浆范围。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8.1.12 注浆对地面产生的沉降量不得超过30mm,地面的隆起不得超过20mm。
检验方法:用水准仪测量。
条文说明
8.1 预注浆、后注浆
8.1.1 注浆按地下工程施工顺序可分为预注浆和后注浆。注浆方案应根据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按下列规定选择:
1 在工程开挖前,预计涌水量较大的地段、软弱地层,宜采用预注浆;
2 开挖后有大股涌水或大面积渗漏水时,应采用衬砌前围岩注浆;
3 衬砌后渗漏水严重或充填壁后空隙的地段,宜进行回填注浆;
4 回填注浆后仍有渗漏水时,宜采用衬砌后围岩注浆。
上述所列各款可单独进行,也可按工程情况综合采用,确保地下工程达到设计的防水等级标准。
8.1.2 由于国内注浆材料的品种多、性能差异大,事实上目前还没有哪一种浆材能全部满足工程需要,所以要熟悉掌握各种浆材的特性,并根据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注浆目的、注浆工艺、设备和成本等因素加以选择。
8.1.3 本条列举了用于预注浆和后注浆的三种常用方法,供工程上参考。
1 渗透注浆不破坏原土的颗粒排列,使浆液渗透扩散到土粒间的孔隙,孔隙中的气体和水分被浆液固结体排除,从而使土壤密实达到加固防渗的目的。渗透注浆一般用于渗透系数大于10﹣5cm/s的砂土层。
2 劈裂注浆是在较高的注浆压力下,把浆液渗入到渗透性小的土层中,并形成不规则的脉状固结物。由注浆压力而挤密的土体与不受注浆影响的土体构成复合地基,具有一定的密实性和承载能力。劈裂注浆一般用于渗透系数不大于10﹣6cm/s的黏土层。
3 高压喷射注浆是利用钻机把带有喷嘴的注浆管钻进至土中的预定位置,以高压设备使浆液成为高压流从喷嘴喷出,土粒在喷射流的作用下与浆液混合形成固结体。高压喷射注浆的浆液以水泥类材料为主、化学材料为辅。高压喷射注浆可用于加固软弱地层。
8.1.4 注浆材料包括了主剂和在浆液中掺入的各种外加剂。主剂可分为颗粒浆液和化学浆液两种。颗粒浆液主要包括水泥浆、水泥砂浆、黏土浆、水泥黏土浆以及粉煤灰、石灰浆等;化学浆液常用的有聚氨酯类、丙烯酰胺类、硅酸盐类、水玻璃等。
在隧道工程注浆中,常用颗粒浆液先堵塞大的孔隙,再注入化学浆液,既经济又起到注浆的满意效果。壁后回填注浆因为起填充作用,所以尽量采用颗粒浆液。各种浆液配合比必须根据注浆效果现场试验确定。
8.1.5 对本条说明如下:
1 注浆压力能克服浆液在注浆管内的阻力,把浆液压入隧道周边地层中。如有地下水时,其注浆压力尚应高于地层中的水压,但压力不宜过高。由于注浆浆液溢出地面或超出有效范围之外,会给周边建筑结构带来不良影响,所以应严格控制注浆压力。
2 回填注浆时间的确定,是以衬砌能否承受回填注浆压力作用为依据的,避免结构过早受力而产生裂缝。回填注浆压力一般都小于0.8MPa,因此规定回填注浆应在衬砌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进行。
为避免衬砌后围岩注浆影响浆液固结体,因此规定衬砌后围岩注浆应在回填注浆浆液固结体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进行。
3 隧道地面建筑多,交通繁忙,地下各种管线纵横交错,一旦浆液溢出地面和超出有效注浆范围,就会危及建筑物或地下管线的安全。因此,注浆过程中应经常观测,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采取措施。
在地面进行垂直注浆后,为防止坍孔造成地面下降,规定注浆后应用砂子将注浆孔封填密实。
4 浆液的注浆压力应控制在有效范围内,如果周围的建筑物与被注点距离较近,有可能发生地面隆起、墙体开裂等工程事故。所以,在注浆作业时要定期对周围的建筑物和构筑物以及地下管线进行施工监测,保证施工安全。
5 注浆浆液特别是化学注浆浆液,有的有一定的毒性。为防止污染地下水,施工期间应定期检查地下水的水质。
8.1.6 本条对注浆工程分项工程检验批的抽样检验数量作出规定。
8.1.7 几乎所有的水泥都可以作为注浆材料使用,为了达到不同的注浆规定,往往在水泥中加入外加剂和掺合料,这样不仅扩大了水泥注浆材料的应用范围,也提高了固结体的技术性能。由于水泥和外加剂的品种较多,浆液的组成较复杂,所以有必要对进场后的注浆材料进行抽查检验。
8.1.8 注浆结束前,为防止开挖时发生坍塌或涌水事故,必须对注浆效果进行检验。通常是根据注浆设计、注浆记录、注浆结束标准,在分析各种注浆孔资料的基础上,按设计要求对注浆薄弱部位进行钻孔取芯检查,检查浆液扩散和固结情况。有条件时还可进行压力或抽水试验,检查地层吸水率或透水率,计算渗透系数及开挖时的出水量。
8.1.9 预注浆钻孔应根据岩层裂隙状态、地下水情况、设备能力、浆液有效扩散半径、钻孔偏斜率和对注浆效果的规定等,综合分析后确定注浆孔数、布孔方式及钻孔角度等注浆参数的设计。后注浆钻孔应根据围岩渗漏水或回填注浆后仍有渗漏水情况确定。
8.1.10 注浆压力是浆液在裂隙中扩散、充填、压实、脱水的动力。注浆压力太低,浆液不能充填裂隙,扩散范围受到限制而影响注浆质量;注浆压力过大,会引起裂隙扩大、岩层移动和抬高,浆液易扩散到预定范围之外。特别在浅埋隧道还会引起地表
隆起,破坏地面设施。因此本条规定注浆各阶段的控制压力和注浆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8.1.11 浆液沿注浆管壁冒出地面时,宜用水泥、水玻璃混合料封闭管壁与地表面孔隙或用栓塞进行密封,并间隔一段时间后再进行下一深度的注浆。
在松散的填土地层注浆时,宜采用间歇注浆、增加浆液浓度和速凝剂掺量、降低注浆压力等方法。
当浆液从已注好的注浆孔中冒出时,应采用跳孔施工。
8.1.12 当工程处于房屋和重要工程的密集段时,施工中应会同有关单位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并进行必要的施工监测,以确保建筑物及地下管线的正常使用和安全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