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消防文库>其它建筑资料 > 正文

    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技术规程 CJJ142-2014

    • 发布日期:2018-08-07
    • 浏览次数:1684

    8.5.1 当车道、窗井与其上方的侧墙相通时,汇水面积应附加1/2的侧墙面积。下沉庭院和下沉广场周围的侧墙面积,应根据屋面侧墙的折算方式计入汇水面积。
    8.5.2 雨水集水池的有效容积可按下列方法确定:
        1 当集水池的有效容积取降雨历时为t的总径流雨量时,水泵设计流量可取降雨历时为t时的流量;
        2 当水泵的设计流量取5min降雨历时的流量时,集水池的有效容积不应小于最大一台水泵5min的出水量;
        3 当露天下沉地面汇水面积允许在设计降雨历时内积水时,下沉地面上的积水容积也可计入贮水容积。
    8.5.3 雨水的总径流雨量应按下式计算:

    W=0.06ΨmqFt      (8.5.3)

    式中:W——径流总雨量(m3)。
     

    条文说明

    8.5 系统计算
    8.5.1 本条规定雨水汇水面积的计算原则,车道出入口及窗井侧墙,由于风力吹动,造成侧墙兜水,因此,汇水面积应附加1/2的侧墙面积,下沉庭院和下沉广场周围的侧墙面积,则应附加其最大受雨面正投影的一半作为有效汇水面积计算。
    8.5.2 本条规定了雨水集水池的有效容积和水泵选型的原则。
        第1款为集水池容积与水泵流量的对应关系,可简单描述为:集水池大,则水泵小;集水池小,则水泵大。比如,当集水池容积能蓄存降雨历时t=120min内的降雨总径流时,选泵流量可按t=120min的雨水流量计算;当集水池容积能蓄存降雨历时t=60min内的降雨总径流时,选泵流量可按t=60min的雨水流量计算。
       降雨历时t内的降雨总径流量W按下式计算:

    W=Qt

    式中Q为t对应的径流流量。
        计算例题:
        某工程下沉地面1000m2,径流系数为1,需要设水泵提升排水。雨水径流计算如下:
        降雨历时t=60min时,降雨强度123.9L/(s·hm2),下沉地面汇水。
        汇水流量Q=123.9L/(s·hm2×0.1hm2)=12.4L/s
        汇水径流总量W=12.4L/s×60×60s=44640L=44.60m3
        降雨历时t=120min时,降雨强度79.05L/(s·hm2),下沉地面汇水。
        汇水流量Q=79.05L/(s·hm2×0.1hm2)=7.9L/s
        汇水径流总量W=7.9L/s×120×60s=56880L=56.88m3如果集水池有效容积取44.60m3,则雨水提升泵流量可取12.4L/s。
        如果集水池有效容积取56.88m3,则雨水提升泵流量可取7.9L/s。
        第2款中取5min而未取《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2011年版)中的30s,是考虑到和建筑室内相通的下沉广场一旦积水进入室内会造成灾害,应安全取值。
        第3款为确定集水池容积时,可以利用下沉面的允许积水深度以减少集水池有效容积。

     

    关键词: 结构工程
    
     
    QQ在线咨询
    售前咨询热线
    15502421522
    售后咨询热线
    18002469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