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消防文库>消防通风系统 > 正文

    供热系统节能改造技术规范 GB/T50893-2013

    • 发布日期:2018-08-08
    • 浏览次数:1570

    4.4.1 供热管网的供水温度及供水、回水温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一级供热管网的供水温度高于供热调节曲线设定的温度或水、回水温差小于设计温差的80%时,应判定检测结果不合格。供水、回水温差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T——一级供热管网供水、回水温差(℃);
                T1——一级供热管网供水温度(℃);
                T2——一级供热管网回水温度(℃)。
        2 当二级供热管网的供水温度高于供热调节曲线设定的温度或供水、回水温差不在10℃~15℃的范围内,应判定检测结果不合格。供水、回水温差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t——二级供热管网供水、回水温差(℃);
               t1——二级供热管网供水温度(℃);
               t2——二级供热管网回水温度(℃)。
    4.4.2 供热管网的流量比、水力平衡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流量比小于0.9或大于1.2时,应判定检测结果不合格。流量比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n——建筑物热力入口处检测循环水量与设计循环水量的比值;
             gy——建筑物热力入口处检测循环水量(m3/h);
            gyj——建筑物热力入口处设计循环水量(m3/h)。
        2 水力平衡度大于1.33时,应判定检测结果不合格。水力平衡度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n0——水力平衡度;
            nmax——各建筑物热力入口流量比的最大值;
            nmin——各建筑物热力入口流量比的最小值。
    4.4.3 供暖建筑室内温度、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室内温度应满足下列公式:

        式中:tymin——建筑物室内最低温度(℃);
              tymax——建筑物室内最高温度(℃);
                tj——建筑物室内设计温度(℃)。
        2 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应满足下式:

        式中:tn——建筑物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
              t1——建筑物室内温度的露点温度(℃)。
     

    条文说明

    4.4 主要参数控制

    4.4.1 供水、回水温度及供水、回水温差是保证供热质量的重要参数,是节能检测必须获得的数据。锅炉房、热力站供回水温度一般可以代表供热系统的供热质量。
    4.4.2 供热管网的流量比、水力平衡度的规定。
        1 流量比:用户流量在合理的范围内,是保证供热质量的基本要求;
        2 水力平衡度:各用户流量比在合理的范围内,是保证“均衡”供热和节能运行的基本要求。
     4.4.3 供暖建筑室内温度、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的规定。
        1 室内检测温度与室内设计温度的偏差应在合理的范围内,室内温度可以直接代表供热质量,是保证节能运行的基本要求;
        2 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是衡量建筑物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数据,如不符合要求,必要时应对建筑物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进行检测。

    关键词: 采暖通风
    
     
    QQ在线咨询
    售前咨询热线
    15502421522
    售后咨询热线
    18002469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