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2 保温层的设计,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屋面的结构形式、基层材料、环境气候条件、防水处理方法和施工条件等因素确定。设计内容应包括泡沫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导热系数、厚度、干密度。
4.3.3 屋面现浇泡沫混凝土保温层的厚度设计,应根据所在地区现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确定。
4.3.4 屋面泡沫混凝土保温层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保温层设置在防水层上部时,保温层的上面应做防水层;
2 保温层设置在防水层下部时,保温层的上面应做找平层;
3 屋面坡度较大时,保温层应采取防滑措施。
4.3.5 对易于产生建筑热桥部位的节点构造,如女儿墙、挑檐、变形缝等处的构造节点,应加强对保温构造处理。具体构造如图4.3.5所示。



4.3.7 平屋面当采用结构找坡时,坡度不应小于3%;当采用材料找坡时,坡度宜为2%;天沟、檐沟纵向找坡时,坡度不应小于1%,沟底水落差不得超过150mm。
4.3.8 当防水层设置在保温层上部时,具体构造如图4.3.8所示。

4.3.10 现浇泡沫混凝土亦可用于屋面找坡,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规定时,坡度宜为2%~3%。
4.3.11 在基层防水材料或其铺设方向改变时,泡沫混凝土保温层应设置伸缩缝。

4.3.12 坡屋面泡沫混凝土保温层可采用预制泡沫混凝土板和泡沫混凝土现场浇筑相结合的施工工艺。 条文说明 4.3 泡沫混凝土保温层设计
4.3.2 屋面保温层的设计应由设计单位完成,设计单位应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影响因素,确保其满足功能要求。
4.3.3 屋面泡沫混凝土保温层要根据房屋的节能设计标准计算确定其厚度,这样才能满足国家对房屋保温节能方面的要求。屋面现浇泡沫混凝土导热系数修正系数可取1.5。
4.3.4 保温层设置在防水层上部时,应做保护层防止泡沫混凝土保温层因受潮、吸湿而导致保温性能受损;保温层设置在防水层下部时,为保证防水效果,保温层上面应做找平层,此种做法有利于减少水汽进入泡沫混凝土内部,从而提高保温层的耐久性。
4.3.5 对于屋面易于产生建筑热桥部位的节点构造做法,可参照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屋面节能建筑构造》06J204。
4.3.9 本规程规定了倒置式屋面结构的设计,考虑到乡村屋面很少做蓄水、种植屋面,因而本规程不涉及这两种屋面。乡村建筑的屋面普遍结构简单,没有像高层建筑的屋面有很多的设备孔、分仓缝等。
4.3.10 适宜的坡度有利于排水,也能满足屋面的其他功能要求。
4.3.12 坡屋面泡沫混凝土保温层具体做法是:先预制泡沫混凝土板,然后在屋面上浇筑10mm~20mm泡沫混凝土,并铺设预制的泡沫混凝土板;对低洼不平处用泡沫混凝土找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