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消防文库>消防汇总 > 正文

    酒厂设计防火规范 GB50694-2011

    • 发布日期:2018-01-05
    • 浏览次数:1371
    5.0.1 酒厂具有爆炸危险性的甲、乙类生产、储存场所应进行防爆设计。
    5.0.2 泄压面积的计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的有关规定。爆炸危险物质为乙醇时,其泄压比C值不应小于0.110m2/m3;爆炸危险物质为氨以及K<10MPa·m• s-1的粮食粉尘时,其泄压比C值不应小于0.030m2/m3
    5.0.3 厂房、仓库内不应使用敞开式粮食管(槽)等设备。具有粉尘爆炸危险性的机械设备,宜设置在单层建筑靠近外墙或多层建筑顶层靠近外墙部位。
    5.0.4 输送具有粉尘爆炸危险性的原料时,其机械输送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带式输送机、螺旋输送机、斗式提升机等输送设备,应在适当的位置设置磁选装置及其他清理装置,应在输送设备运转进入筒仓前的适当位置设置防火、防爆阀门。      
        2 斗式提升机应设置在单独的工作塔内或筒仓外。提升机入口处应单独设置负压抽风除尘系统。提升机的外壳、机头、机座和连接溜管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机壳的垂直段应设置泄爆口,机座处应设置清料口,机头处应设置检查口。提升机应设置速度监控、故障报警停机等装置。
        3 螺旋输送机全部机体应由金属材料包封,并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卸料口应采取措施防止堵塞,并应设置堵塞停机装置。
        4 带式输送机应设置拉线保护、输送带打滑检测和防跑偏装置,必需采用阻燃输送带且不得采用金属扣连接,设备的进料口和卸料口处应设置吸风口。
        5 输送栈桥应采用不燃材料制作。
    5.0.5 输送具有粉尘爆炸危险性的原料时,其气流输送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从多个不同的进料点向一个卸料点输送原料时,应采用真空输送系统,卸料器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
        2 从一个进料点向多个不同的卸料点输送原料时,可采用压力输送系统,加料器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
        3 多个气流输送系统并联时,每个系统应设置截止阀。各粮仓间的气流输送系统不应相互连通,如确需连通时,应设置截止阀。   
    5.0.6 原料清选、粉碎和制曲设备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内部构件应连接牢固。原料粉碎设备应设置便于操作的检修孔、清理孔。原料粉碎车间不宜设置非生产性电气设备。
    5.0.7 原料蒸煮设备宜采用不燃烧材料制作,蒸煮宜采用蒸汽加热。采用木质甑桶时,不宜采用明火加热。
    5.0.8 蒸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蒸馏设备宜采用不燃材料制作。   
        2 蒸馏宜采用蒸汽加热,采用明火加热时应有安全防护措施。采用地锅蒸酒的车间,地锅火门及储煤场地必须设于车间外。
        3 蒸馏设备及其管道、附件等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
        4 采用塔式蒸馏设备生产酒精,各塔的排醛系统中应设置酒精捕集器,并应有足够的容积。排醛管出口宜接至室外,且不宜安装阀门。
        5 酿酒车间的中转储罐容量不得超过车间日产量的2倍且储存时间不宜超过24h。
    5.0.9 白酒储罐、食用酒精储罐、白兰地陈酿储罐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进、出输酒管道必须固定并采用柔性连接。输酒管入口距储罐底部的高度不宜大于0.15m;确有困难时,输酒管出口标高应大于入口标高,高差不应小于0.1m。
        2 每根输酒管道至少应设置两个阀门,阀门应采用密封性良好的快开阀,快速接口处应设置防漏装置。
        3 储罐应设置液位计和高液位报警装置,必要时可设自动联锁启闭进液装置或远距离遥控启闭装置。储罐不宜采用玻璃管(板)等易碎材料液位计。
        4 应急储罐的容量不应小于库内单个最大储罐容量。
        5 酒取样器、罐盖及现场工具等严禁使用碰撞易产生火花的材料制作。
    5.0.10 白酒、白兰地的加浆、勾兑、灌装生产过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加浆、勾兑作业时,严禁采用纯氧搅拌工艺,可来用压缩空气作搅拌介质,但加浆、勾兑作业场所应有良好的通风,必要时宜采用负压抽风系统。
        2 真空灌装机灌装口排出的酒蒸气应采用负压抽风系统回收,并应直接排至室外。
        3 封盖机应采用缓冲柔性封盖机构。
    5.0.11 甲、乙类生产、储存场所应采用不发火花地面。采用绝缘材料作整体面层时,应采取防静电措施。粮食仓库、原料粉碎车间的内表面应平整、光滑,并易于清扫。
    5.0.12 采用糟烧白酒、高粱酒等代替酿造用水发酵时,发酵罐的输酒管入口距罐内搭窝原料底部的高度不应大于0.15m。黄酒煎酒设备采用薄板式热交换器时,灌酒桶上方的酒蒸气应回流人薄板式热交换器预热段,酒汗出口应设置回收装置,其管道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
    5.0.13 氨制冷系统应设置安全保护装置,且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氨压缩机应在机组控制台上设事故紧急停机按钮。
        2 氨泵应设断液自动停泵装置,排液管上应设压力表和止逆阀,排液总管上应设通泄压阀。
        3 低压循环储液器、氨液分离器和中间冷却器应设超高液位报警装置及正常液位自控装置;低压储液器应设超高液位报警装置。
        4 压力容器(设备)应按产品标准要求设安全阀;安全阀应设置泄压管,泄压管出口应高于周围50m内最高建筑物的屋脊5m。
        5 应设置紧急泄氨装置。
        6 管道应采用无缝钢管,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流体输送用无缝钢管》GB 8163的要求,应根据管内的最低工作温度选用材质,设计压力应采用2.5MPa(表压)。
        7 应采用氨专用阀门和配件,其公称压力不应小于2.5MPa (表压),并不得有铜质和镀锌的零配件。
    5.0.14 储罐、容器和工艺设备需要保温隔热时,其绝热材料应选用不燃材料。低温保冷可采用阻燃型泡沫,但其保护层外壳应采用不燃材料。    
    5.0.15 输酒管道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GB 50316的有关规定。输送白酒、食用酒精、葡萄酒、白兰地、黄酒的管道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输酒管道宜架空或沿地敷设。必须采用管沟敷设时,应采取防止酒液在管沟内积聚的措施,并应在进出厂房、仓库、酒泵房、储罐区防火堤处密封隔断。输酒管道严禁与热力管道敷设在同一管沟内,不应与电力电缆敷设在同一管沟内。
        2 输酒管道不得穿过与其无关的建筑物。跨越道路的输酒管道上不应设置阀门及易发生泄漏的管道附件。输酒管道穿越道路时,应敷设在管涵或套管内。      
        3 输酒管遣严禁穿过防火墙和不同防火分区的楼板。
        4 输酒管道除需要采用螺纹、法兰连接外,均应采用焊接连接。      
    5.0.16 输酒管道应采用食品用不锈钢管,输酒软管宜采用不锈钢软管。各种物料管线应有明显区别标识,阀门应有明显启闭标识。处置紧急事故的阀门,应设于安全和方便操作的地方,并应有保证其可靠启闭的措施。
    5.0.17 其他管道必须穿过防火墙和楼板时,应采用防火封堵材料紧密填实空隙。受高温或火焰作用易变形的管道,在其穿越墙体和楼板的两侧应采取阻火措施。严禁在防火墙和不同防火分区的楼板上留置孔洞。采样管道不应引入化验室。
      条文说明  
    生产工艺防火防爆 
    5.0.1 本条对酒厂具有粉尘、可燃气体爆炸危险性的场所应进行防爆设计作了原则规定。酒厂应进行防爆设计的场所主要包括本规范第3.0.1条确定的甲、乙类厂房、仓库。
    5.0.2 本条规定了酒厂有爆炸危险性的厂房、仓库泄压面积的计算方法。根据酒厂的特点,规定了乙醇、氨以及K<10MPa•m•s-1的粮食粉尘的泄压比C值。在设计中应尽量采用轻质屋盖、轻质墙体和易于泄压的门窗加大泄压比,并采取措施尽量减少泄压面积的单位质量和连接强度。
    5.0.3 本条规定目的是防止粮食粉尘自由散失。为避免具有粉尘爆炸危险性的机械设备设置在多层建筑底层及其中间各层爆炸时因结构破坏而危及上层,降低爆炸事故的破坏程度,减少人员伤亡,因此,本条要求其宜设置在单层建筑靠近外墙或多层建筑顶层靠近外墙的部位。
    5.0.4 酒厂原料的出入仓及粉碎、供料过程,均需进行物料输送,通常采用机械输送或气流输送。本条主要依据现行国家标准《粮食加工、储运系统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 17440、《带式输送机工程设计规范》GB 50431对具有粉尘爆炸危险性的原料输送机械设备的设置要求作出规定。
        1 带式输送机、螺旋输送机、斗式提升机等输送设备,工艺设计中应在适当的位置设置磁选装置及其他清理装置,以除去粮食中所含金属、泥沙、石块、纤维质等杂质,避免杂质与机械输送设备撞击产生火花,引起粉尘爆炸,也避免原料中混入的草秆、麻绳、布屑等进入机械输送设备,造成缠绕或堵塞,摩擦发热引起火灾。为防止火灾通过转运设备蔓延至粮食筒仓,因此输送设备与筒仓连接处应设置防火、防爆阀门。
        2 原料在输送过程中,产生大量浮游状态粉尘,极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设置负压抽风除尘系统,主要在于减少室内粉尘悬浮。斗式提升机在运行时易释放大量的粮食粉尘,为防止粉尘泄漏,其外壳、机头、机座和连接溜管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且在机壳的垂直段上应设置泄爆口,在机头处应尽可能增大泄爆面积。机座处设适当的清料口,可用于检查机座、传动轮、畚斗和皮带。机头处设检查口,可对机头挡板、畚斗皮带和提升机卸料口进行全面检查。提升机设置速度监控等装置,便于发生故障时能立即自动切断电动机电源,及时停止进料并进行声光故障报警。
        3 规定螺旋输送机体应由金属材料包封并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是为了避免粉尘泄漏。在卸料口发生堵塞时,应立即停车,停止进料。对于立筒仓的进料设备,其卸料口应足够大,以便筒仓内的含尘空气顺利排出仓外。
        4 规定带式输送机设置拉线保护、输送带打滑检测和防跑偏装置,目的是提高带式输送机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设备的进料口和卸料口处设吸风口,以防止粉尘外逸。
        5 规定输送栈桥应采用不燃材料制作、带式输送机必须采用阻燃输送带,目的是保证安全,避免或减少可能出现的事故。
    5.0.5 本条规定了具有粉尘爆炸危险性的原料气流输送设备的设置要求。
        气流输送的设备主要包括旋风分离器、旋转加料器、除尘设备和风机等,常采用的气流输送类型有真空输送和压力输送两种。真空输送是将空气和物料吸人输料管中,在负压下进行输送,然后将物料分离出来,从旋风分离器出来的空气,经除尘后由风机排出。这种输送方式的特点是能从多个不同的地点向一指定地点送料,不需要加料器,卸料器对密封性要求较高。由于物料在负压状态下工作,因此能消除输送系统粉尘飞扬的现象。压力输送是靠鼓风机输出的气体将物料送到规定的地方,整个系统处于正压状态。在原料进料处应采用密封性能较好的加料器,防止物料反吹。如将真空输送与压力输送结合起来使用,就组成了真空压力输送系统。
        如需从多个不同的进料点向一个卸料点输送原料时,采用真空输送系统较为合适;如需从一个进料点向多个不同的卸料点输送原料时,可采用压力输送系统。
    5.0.6 本条规定原料清选、粉碎和制曲设备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是为了减少粉尘飞扬逸出。原料粉碎车间产生大量粉尘,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电气设备。
    5.0.7、5.0.8 规定了蒸煮、蒸馏设备的材质、加热方式等内容。
        1 据调查,绝大多数酒厂蒸煮、蒸馏采用蒸汽加热,少数采用明火加热。对于采用可燃材料制作的甑桶、甑盖,若甑锅内水分不慎蒸干容易引起甑桶、甑盖甚至原料燃烧,因此本条规定蒸煮、蒸馏设备宜采用不燃材料制作,并宜采用蒸气加热。
        2 规定蒸馏设备及其管道、附件等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目的是杜绝跑、冒、滴、漏现象。
        3 塔式蒸馏设备各塔的排醛系统中应设置酒精捕集器,并应有足够的容积,以免当冷凝系统温度偏高时,导致大量的酒精从排醛管喷出,不仅造成酒精的过多损失,而且极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排醛管上不宜安装阀门,当大量酒精从排醛管喷射而出时,更不宜将此阀关死,以免整个系统压力偏高,导致渗漏及损坏。
        4 为满足生产过程需要和谭于安全管理,对中转储罐的储量作了控制规定,避免在车间内设置小酒库。
    5.0.9 本条规定了白酒储罐、食用酒精储罐、白兰地陈酿储罐的安全要求。
        1 固定储罐进、出输酒管道,并采用柔性连接,可以有效预防拉裂弯管或焊接点,防止原酒跑、冒、滴、漏造成事故。火灾案例及相关实验表明,白酒在管道输送和喷溅过程中有可能发生静电积累和放电事故,因此规定储罐的输酒管入口应贴近罐底,或出口标高大于入口酒液喷溅产生静电放电引发爆炸事故。
        2 输酒管道连接处阀门腐蚀会产生泄漏,为便于安全管理,规定每根输酒管道应设置两个阀门,并明确了阀门的形式和防漏的设置要求。   
        3 为随时掌握罐内液位,便于生产控制和防止储罐溢酒引发事故,要求储罐设置液位计和高液位报警装置,必要时自动联锁或远距离遥控启闭进酒装置。规定不宜采用玻璃管(板)等易碎材料液位计,主要是防止因玻璃等易碎材料破裂引起酒液泄漏。
        4 据调查,酒库常常会发生储罐泄漏或渗漏事故,为便于安全管理,需要及时将有泄漏或渗漏的储罐的酒转移至另—个完好的储罐内,因此在酒库内需要设置应急储罐。
        5 储罐周围一定空间范围内属气体爆炸危险场所。为避免罐盖、取样器等工具与储罐碰撞产生火花,要求采用不易产生火花的材料制作这些器具。
    5.0.10 本条规定了白酒、白兰地的加浆、勾兑、灌装生产过程的安全要求。
        1 可燃蒸气的爆炸极限与空气中的含氧量有关,含氧量多,爆炸浓度范围扩大,含氧量少,爆炸浓度范围缩小。部分酒厂已采用压缩空气作搅拌介质,实践证明是安全可行的。
        2 酒液灌装时常有大量酒蒸气逸出。实践证明,采用负压抽风系统可有效降低室内酒蒸气浓度,减少燃爆危险。
        3 实践证明,缓冲柔性封盖机构不易产生碰撞火花。
    5.0.11 为防止具有粉尘、气体爆炸危险性场所的地面因摩擦或撞击发火,避免粉尘积聚,因此对地面、墙面的设计等提出了一般要求。不发火花地面其面层一般分为不发火屑料类、木质类、橡皮类、菱苦土类和塑料:类等五大类,在爆炸危险场所一般应采用不发火屑料类面层。不发火花地面面层的施工应在所有设备管线敷设完毕及设备基础浇捣完毕或预留后进行,其技术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9的规定。
        粮食筒仓工作塔和筒仓内壁、原料粉碎车间内壁表面平整光滑,是为了减少积尘并便于清扫。工程实践中,内壁表面与楼、地面、天棚交接处一般做成圆角处理。      
    5.0.12 本条规定黄酒生产采用糟烧白酒、高粱酒等代替酿造用水发酵时,发酵罐的输酒管入口距罐内搭窝原料底部的高度不应大于0.15m,目的是为了避免白酒喷溅产生静电火花引发爆炸事故。
    5.0.13 根据酒厂调研并结合实际情况,参照现行国家标准《冷库设计规范》GB 50072对氨制冷系统的安全保护装置和自动控制作出规定。
    5.0.14 酒厂的多次火灾案例表明,由于储罐、容器和工艺设备采用易燃可燃保温材料,在施工、检修中因操作不当极易引发火灾。因此,本条规定储罐、容器和工艺设备保温隔热材料应选用不燃材料,避免或减少可能出现的事故。目前储罐、容器、工艺设备保冷层材料可供选择的不燃材料很少,因此允许采用阻燃型泡沫,但其氧指数不应小于30。
    5.0.15 本条规定了输送白酒、食用酒精、葡萄酒、白兰地、黄酒的管道设置要求。
        1 架空或沿地敷设的管道,施工、日常检查、维修等都比较方便,而管沟和埋地敷设的管道破损不易被及时发现,尤其是管沟敷设管道,沟内容易积存可燃酒液和蒸气,成为火灾和爆炸事故的隐患,新建的工艺装置采用管沟和埋地敷设管道已越来越少。因此,必须采用管沟敷设时应按规定采取安全措施。
        2 易发生泄漏的管道附件是指金属波纹管或套筒补偿器、法兰和螺纹连接等。
        3 在布置白酒、食用酒精、葡萄酒、白兰地、黄酒输送管道时,要充分考虑管道破损逸漏对防火墙功能以及防火墙两侧空间的不利影响。因此,禁止输送白酒、食用酒精、葡萄酒、白兰地、黄酒的管道穿过防火墙和不同防火分区的楼板。      
        4 需要采用法兰连接的地方主要是与设备管嘴法兰的连接、法兰阀门的连接、停工检修需拆卸的管道等。管道采用焊接连接,强度、密封性能较好。但是,公称直径小于或等于25mm的管道和阀门连接,其焊接强度不佳且易将焊渣落入管内,因此多采用承插焊管件连接,也可采用锥管螺纹连接。
    5.0.17 其他管道如因条件限制必须穿过防火墙和搂板时,应用水泥砂浆等不燃材料或防火材料将管道周围的空隙紧密填实。如采用塑等遇高温、火焰易收缩变形或烧蚀材质的管道,应采取设置膨胀型阻火圈、在管道的贯穿部位采用防火套箍和防火封堵等措拖使该类菅道在受火时能被封闭。为防止高温气流向上蔓延或燃烧的酒向下流淌,严禁在防火墙和楼板上留置孔洞。
        化验室内有非防爆电气设备和一些明火设备,因此不应将可燃酒液的采样管引入化验室内,防止因泄漏而发生火灾事故。
    6.1.1 白酒库、食用酒精库的耐火等级、层数和面积应符合表6.1.1的规定。 表6.1.1 白酒库、食用酒精库的耐火等级、层数和面积(m2
    表6.1.1 白酒库、食用酒精库的耐火等级、层数和面积(m2)
        注:半敞开式的白酒库、食用酒精库的最大允许占地面积和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     増加至本表规定的1.5倍。
    6.1.2 全部采用陶坛等陶剃容器存放白酒的白酒库,其耐火等级、层数和面积应符合表6.1.2的规定。 表6.1.2 陶坛等陶制容器白酒库的耐火等级、层数和面积(m2 表6.1.2 陶坛等陶制容器白酒库的耐火等级、层数和面积(m2) 6.1.3 白兰地陈酿库、葡萄酒陈酿库的耐火等级、层数和面积应符合6.1.3的规定。 表6.1.3 白兰地陈酿库、葡萄酒陈酿库的耐火等级、层数和面积(m2   表6.1.3 白兰地陈酿库、葡萄酒陈酿库的耐火等级、层数和面积(m2) 6.1.4 白酒库、食用酒精库、白兰地陈酿库、葡萄酒陈酿库及白酒、白兰地的成品库严禁设置在高层建筑内。
    6.1.5 白酒库、食用酒精库、白兰地陈酿库、葡萄酒陈酿库内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每座仓库最大允许占地面积可分别按表6.1.1、表6.1.2、表6.1.3的规定增加至3.0倍,每个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分别按表6.1.1、表6.1.2、表6.1.3的规定増加至2.0倍。
    6.1.6 白酒库、食用酒精库内的储罐,单罐容量不应大1000m3,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相邻较大立式储罐直径的50%;单罐容量小于或等于100m3、一组罐容量小于或等于500m3 时,储罐可成组布置,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0.5m,储罐组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2m。当白酒库、食用酒精库内的储罐总容量大于5000m3时,应采用不开设门窗洞口的防火墙分隔。
    6.1.7 当采用陶坛、酒海、酒篓、酒箱、储酒地等容器储存白酒时,白酒库内的储酒容器应分组存放,每组总储量不宜大于250m3,组与组之间应设置不燃烧体隔堤。若防火分区之间采用防火门分隔时,门前应采取加设挡坎等挡液措施。地震烈度大6度以上的地区,陶坛等陶制容器应采取防震防撞措施。
    6.1.8 人工洞白酒库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人工洞白酒库应由巷道和洞室构成。
        2 一个人工洞白酒库总储量不应大于5000m3,每个洞室的净面积不应大于500m2
        3 巷道直通洞外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每个洞室通向巷道的出口不应少于两个,相邻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m。洞室内最远点距出口的距离不超过30m时可只设一个出口。
        4 巷道的净宽不应小于3m,净高不应小于2.2m。相邻洞室通向巷道的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0m
        5 当两个洞室相通时,洞室之间应设置防火隔间。隔间的墙应为防火墙,隔间的净面积不应小于6m2,其短边长度不应小于2m
        6 巷道与洞室之间、洞室与防火隔间之间应设置不燃烧体隔堤和甲级防火门。防火门应满足防锈、防腐的要求,且应具有火灾时能自动关闭和洞外控制关闭的功能。
        7 巷道地面坡向洞口和边沟的坡度均不应小于0.5%。
    6.1.9 人工洞白酒库陶坛等陶制容器的存放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陶坛等陶制容器应分区存放,每区总储量不宜大于200m3,区与区之间应设置不燃烧体隔堤或利甩地形设置事故存液池。
        2 每个分区内的陶坛等陶制容器应分组存放,每组的总储量不宜大于50m3,组与组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2m。
    6.1.10 白酒库、食用酒精库、白兰地陈酿库的承重结构不应采用钢结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
    6.1.11 白酒库、人工洞白酒库、食用酒精库、白兰地陈酿库应设置防止液体流散的设施。
    6.1.12 多层白酒库、食用酒精库、白兰地陈酿库外墙窗户上方应设置宽度不小于0.5m的不燃烧体防火檐。
    6.1.13 事故排酒设施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多层白酒库、食用酒精库、白兰地陈酿库的每个防火分区宜设置事故排酒口及阀门,库外应设置垂直导液管(道),并应用混凝土管道连接排酒口和导液管(道)至室外事故存液池。
        2 人工洞白酒库的每个分区应设置事故排酒口及阀门,洞内应设置导液管(暗沟)至室外事故存液池,导液管(暗沟)通过分区的隔断处应设置阀门或防火挡板。   
        3 多层白酒库、食用酒精库、白兰地陈酿库、人土洞白酒库地面向事故排酒口方向的坡度不应小于0.5%。
    6.1.14 白酒库、人工洞白酒库不燃烧体隔堤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隔堤的高度、厚度均不应小于0.2m。
        2 隔堤应能承受所容纳液体的静压,且不应渗漏。
        3 管道穿堤处应采用不燃材料密封。
    条文说明  
    6.1  酒库
    6.1.1、6.1.2 根据白酒库、食用酒精库的火灾危险性类别,确定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并分别对其允许层数、最大允许占地面积和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作出了规定。
        白酒库、食用酒精库内多采用金属储罐和陶坛为容器,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为甲类,如果完全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规定的甲类仓库的层数、防火分区的最大建筑面积要求,在实际执行中有困难,也和酒厂现状有较大差异。因此本规范在调研基础上,广泛征求了设计单位、生产企业和消防部门的意见,研究了白酒库火灾案例,进行了水喷雾自动灭火试验,结合酒厂的实际情况作出了适当调整。
    白酒库火灾案例证明,白酒库的层数以1层、2层建筑较妥,3层建筑次之,层数越多,火灾危害相对就越大。据此,本规范对层数作了适当放宽。 
        对全部采用陶坛等陶制容器存放白酒的白酒库,经调研,储存的白酒大都在70度左右,最低也在52度以上,但一般储存周期较长,酒的进出作业相对较少。其建筑有单层和多层两种,建筑规模较大,占地面积可达6000m2左右,酒库内设有水喷雾等自动灭火设施,防火分区面积约为200m2~700m2 (表3)。调研中看到,某名酒厂地处山地,又处于滑坡地带,坡度大于26°,用地极度紧张,加之酒储存期一般在3年以上,造成生产量与库容量的尖锐矛盾。考虑到企业用地紧张,发展受限等实际情况,经请示公安部消防局,原则同意该厂52度~60度的白酒库房可以建到5层,但不能超过5层,且应设置水喷雾灭火系统等自动灭火设施。现该酒厂的陶坛酒库均按5层设计,40栋酒库建筑总面积为326288m2,可储存原酒54380m3,库内的白酒均为53度左右,耐火等级一级,防火分区小于700m2。因此在条文中对52度~60度的陶坛等陶制容器白酒库的层数放宽到5层。
        规定的仓库面为仓库的占地面积,非仓库的总建筑面积,而仓库内的防火分区是强调防火墙之间的建筑面积,即仓库内的防火分区必须采用防火墙分隔。       表3 白酒厂已建陶坛酒库建筑规模(m2
    表3 白酒厂已建陶坛酒库建筑规模(m2)
    6.1.3 本条根据白兰地陈酿库、葡萄酒陈酿库的火灾危脸性类别,确定其耐火等级,并结合现状分别对允许层数、最大允许占地面积和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作出了规定。
    6.1.4 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的有关规定,结合本规范第6.1.1条、第6.1.2条有关层数、面积的调整,为降低可能的火灾危害,本条强调严禁在高层建筑内设置白酒库、食用酒精库、白兰地陈酿库、葡萄酒陈酿库和白酒、白兰地的成品库以及严禁设置高层白酒库、食用酒精库、白兰地陈酿库、葡萄酒陈酿库和白酒、白兰地的成品库。
        本规范所称成品库,是指存放完成全部生产过程、可供销售的饮料酒仓库。
    6.1.6 金属储罐布置在白酒库、食用酒精库内时,如按照储罐区的要求确定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难以实现,也不符合酒厂实际情况。因此,综合考虑室内储罐的扑救难度,在限制储罐容量、采取成组布置以及按照本规范的要求设置水喷雾灭火系统或泡沫灭火系统和设置消防冷却水系统时,本条对白酒库、食用酒精库内的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要求作了适当放宽。
    6.1.7 本条规定了白酒库内分组存放、设置不燃烧体隔堤的要求。1987年5月8日,贵州某酒厂酒库因酒泵电机不防爆引发火灾,452个陶坛在高温和直流水枪的冲击下四分五裂,189t白酒四处流淌,构成一个失控的立体火场。1989年8月18日,贵州某酒厂因酒泵电机不防爆引发火灾,1241个陶坛在高温下相继爆裂,350t白酒汇成一条燃烧的酒溪,烧毁流域内的农作物,流入l00m以外的玉溪河,在河面上构成约40m2的火场。因此白酒库内因工艺需要采用陶坛、酒海、酒篓、酒箱、储酒池等作为白酒储存容器时,要分组存放,组与组之间设置不燃烧体隔堤,以控制流淌火灾。
        为防止地震时陶坛等陶制容器相互碰撞破裂、导致酒液外溢事故,本条规定陶坛等陶制容器应采取防震防撞措施。如某酒厂将陶坛放在竹筐内,起到了一定的减震保护作用。地震时,单个酒坛摇晃剧烈,如将多个酒坛相互连接固定,可以大大提高稳定性。
    6.1.8 本条规定了人工洞白酒库的设置要求。泸州老窖酒厂、郎酒厂等名酒厂都有规模不小的洞库,用陶坛等陶制容器储存优质原酒。陶坛等陶制容器洞库的防火设计,需要结合传统工艺和安全生产综合考虑。
        1 将具备疏散救援功能的巷道与储存白酒的洞室分隔开,形成相对独立的区域,可以有效控制火灾蔓延,有利于人员逃生和扑救工作的开展。但巷道不应用于储存、加工、分装等生产作业。
        2 洞室的面积在500m2以下,一个洞室内陶坛等陶制容器储存的总储量在400m3左右,控制洞室的面积可以有效控制酒储量,进而控制火灾风险。
        3 规定了巷道和洞室安全疏散的设置要求。人工洞常常设置在山体内,距山体地表的垂直距离数十米以上,设置楼梯间较为困难,疏散条件较地下室更差。但洞室内平时极少有人员停留,考虑将巷道作为疏散主通道,使洞室内的人到达巷道基本就能安全地疏散到洞外,因此对巷道的净宽净高、相邻洞室通向巷道的出口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等作出规定。
        4 本条对洞室相通时提出了比较严格的防火分隔规定,以利火灾控制和人员疏散。
        5 由于酒窖内空气含酯、含酸成分重,微生物繁多,特别对洞库内设置的防火门提出防锈、防腐的要求。人工洞内防火门起着重要的防火分隔作用,因此强调其关闭功能。在无火警时,防火门应开启,以利洞内通风;若库内一旦发生火情,则需迅速关闭防火门。
        6 规定了巷道地面的坡度要求,使消防废水能够及时排出洞外。      
    6.1.9 本条规定了人工洞白酒库陶坛等陶制容器的存放要求,明确规定了分区、分组的储量、分区间的隔堤和分组间的防火间距。
    6.1.10 本条规定了白酒库、食用酒精库、白兰地陈酿库建筑结构要求。钢结构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火性能相对较差,而酒液燃烧温度高,对无保护的金属柱、梁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威胁较大。因此本条规定白酒库、食用酒精库、白兰地陈酿库不应选用钢结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
    6.1.11 酒库火灾案例表明,酒库如未设置防止液体流散的设施,发生火灾时,陶坛等陶制容器在高温下炸裂后,流淌的酒很快就使整座酒库陷入火海,甚至还会流散到酒库外,造成火势扩大蔓延。因此在白酒库、人工:洞白酒库、食用酒精库、白兰地陈酿库设计中楼层地面标高应低于楼梯平台及货运电梯前室标高,底层地面标高应低于室外地坪标高。通常做法是在酒库门口修筑高度为15cm~30cm斜坡或门槛,设置门槛时可在门槛两边填沙土构成斜坡。
    6.1.12 由于酒库火灾荷载大,火灾温度高,火灾持续时间长,多层白酒库、食用酒精库、白兰地陈酿库外墙上的窗户上方设置防火挑檐,能阻隔火焰及高温气流侵入上层库内,防止火灾竖向蔓延构成立体火灾。
    6.1.13 设置事故排酒口及阀门可及时排出泄漏酒液,降低火灾风险。
    6.1.14 本条对白酒库、人工洞白酒库不燃烧隔堤的设置提出基本要求,规定隔堤的高度、厚度均不应小于0.2m,既能将泄漏酒液限制在最小范围内,又方便操作人员通行。
    
     
    QQ在线咨询
    售前咨询热线
    15502421522
    售后咨询热线
    18002469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