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消防文库>消防汇总 > 正文

    住宅建筑规范 GB50368-2005

    • 发布日期:2018-01-07
    • 浏览次数:931
    9.8.1 10层及10层以上的住宅建筑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道,或至少沿建筑的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
    9.8.2 供消防车取水的天然水源和消防水池应设置消防车道,并满足消防车的取水要求。
    9.8.3 12层及12层以上的住宅应设置消防电梯。
      条文说明  
    9.8 消防救援
     
    9.8.1 本条对10层及10层以上的住宅建筑周围设置消防车道提出了要求,以保证外部救援的实施。
    9.8.2 为保证在发生火灾时消防车能迅速开到附近的天然水源(如江、河、湖、海、水库、沟渠等)和消防水池取水灭火,本条规定了供消防车取水的天然水源和消防水池,均应设有消防车道,并便于取水。
    9.8.3 为满足消防队员快速灭火救援的需要,综合考虑消防队员的体能状况和现阶段国内的实际条件,规定12层及12层以上的住宅建筑应设消防电梯。
    10.1.1 住宅应通过合理选择建筑的体形、朝向和窗墙面积比,增强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使用能效比高的采暖和空气调节设备和系统,采取室温调控和热量计量措施来降低采暖、空气调节能耗。
    10.1.2 节能设计应采用规定性指标,或采用直接计算采暖、空气调节能耗的性能化方法。10.1.3 住宅围护结构的构造应防止围护结构内部保温材料受潮。
    10.1.4 住宅公共部位的照明应采用高效光源、高效灯具和节能控制措施
    10.1.5 住宅内使用的电梯、水泵、风机等设备应采取节电措施。
    10.1.6 住宅的设计与建造应与地区气候相适应,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
      条文说明
      10 节能
     
    10.1 一般规定
     
    10.1.1 在住宅建筑能耗中,采暖、空调能耗占有最大比例。降低采暖、空调能耗可以通过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提高采暖、空调设备和系统的用能效率来实现。本条列举了住宅建筑中与采暖、空调能耗直接相关的各个因素,指明了住宅设计时应采取的建筑节能措施。
    10.1.2 进行住宅节能设计可以采取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规定性指标法,即对本规范第10.1.1条所列出的所有因素均规定一个明确的指标,设计住宅时不得突破任何一个指标;第二种方法是性能化方法,即不对本规范第10.1.1条所列出的所有因素都规定明确的指标,但对住宅在某种标准条件下采暖、空调能耗的理论计算值规定一个限值,所设计的住宅计算得到的采暖、空调能耗不得突破这个限值。
    10.1.3 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的优劣对住宅采暖、空调能耗的影响很大,而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主要依靠保温材料来实现,因此必须保证保温材料不受潮。
        设计住宅的围护结构时,应进行水蒸气渗透和冷凝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判定在正常情况下围护结构内部保温材料的潮湿程度是否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必要时,应在保温材料层的表面设置隔汽层。
    10.1.4 在住宅建筑能耗中,照明能耗也占有较大的比例,因此要注重照明节能。考虑到住宅建筑的特殊性,套内空间的照明受居住者的控制,不易干预,因此不对套内空间的照明做出规定。住宅公共场所和部位的照明主要受设计和物业管理的控制,因此本条明确要求采用高效光源和灯具并采取节能控制措施。
        住宅建筑的公共场所和部位有许多是有天然采光的,例如大部分住宅的楼梯间都有外窗。在天然采光的区域为照明系统配置定时或光电控制设备,可以合理控制照明系统的开关,在保证使用的前提下同时达到节能的目的。
    10.1.5 随着经济的发展,住宅的建造水准越来越高,住宅建筑内配置电梯、水泵、风机等机电设备已较为普遍。在提高居住者生活水平的同时,这些机电设备消耗的电能也很大,因此也应该注重这类机电设备的节电问题。
        机电设备的节电潜力很大,技术也成熟,例如电梯的智能控制,水泵、风机的变频控制等都是可以采用的节电措施,并且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10.1.6 建筑节能的目的是降低建筑在使用过程中的能耗,其中最主要的是降低采暖、空调和照明能耗。降低采暖、空调能耗有三条技术途径,一是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二是提高采暖、空调设备和系统的用能效率,三是利用可再生能源来替代常规能源。利用可再生能源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节能”技术途径。
        在住宅建筑中,自然通风和太阳能热利用是最直接、最简单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方式,因此在住宅建设中,提倡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和太阳能。
    
     
    QQ在线咨询
    售前咨询热线
    15502421522
    售后咨询热线
    18002469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