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钢梁为Q235钢材,设计强度为f(N/mm²),强度折减系数为k,钢梁计算跨度为L
0(m),安装方式为水平,简支约束,自重为g(N/m);砼板为两块,长度相同,截面一致,自重为q
0(N/m),均匀覆盖在钢梁上翼缘,并与钢梁无结构联系。
求:钢梁所能承受的外载荷。
计算程序:
1. 验算整体稳定性
(见GBJ 17—1988第二节第4.2.1条)L/b
1,其中L为钢梁受压翼缘的自由长度;b
1为受压翼缘的宽度。若L/b
1>13,则应按整体稳定性计算;若L/b
1<13或有刚性铺板密铺在梁的受压翼缘上,并能阻止梁截面的扭转,则按强度计算。
2. 按整体稳定性计算稳定性系数Ψ
b
a)对于型钢梁应根据载荷分布情况、工字钢型号和受压翼缘的自由长度查表确定Ψ
b(见GBJ 17—1988附录一中附表1.3) ;
b)对于组合截面焊接工字钢梁应根据下式计算:

若计算出Ψ
b>0.6,应按GBJ 17—1988附录一附1.2查出相应的Ψ
b值代替Ψ
b作计算。
3. 求钢梁所能承受的均布载荷q
max 
由(1),(2)推出,

式中:W
x—钢梁截面抵抗矩。
4. 求外载荷q

5. 求外载荷总量p

实例:I40b热轧普通工字钢梁,L
0=5630mm,f=215N/mm²,W
x=1140000mm³,k=0.9。混凝土板截面尺寸:550mmX150mm;混凝土标号:C30。求:外载荷总量p。
计算程序:
1. 求Ψ
b 
2. 求均布载荷设计值q
max 
3. 求外载荷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