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消防文库>电气工程 > 正文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2009 建筑产品选用技术(水暖电)第三部分 电气

    • 发布日期:2018-09-18
    • 浏览次数:1902

    4.1.1 产品概述
    电涌保护器(英文缩写为“SPD”)是用于限制暂态过电压和分流电涌电流的装置,它至少包含一个非线性元件。
    4.1.2 产品分类及特点
    电涌保护器的分类见表4.1.2。

    表4.1.2  电涌保护器的分类
    表4.1.2  电涌保护器的分类

    按功能划分,电涌保护器可分为电源电涌保护器、天线馈线电涌保护器和信号电涌保护器。
    4.1.3 产品主要性能参数
    环境条件参见下列各项:电源电压:持续施加在SPD的接线端子间的电压不应超过其最大持续工作电压。电源频率:50/60Hz±2Hz。使用和贮存温度:正常范围-5~+40℃。海拔高度:≤2000m。
    环境极限温度:-40~+70℃。相对湿度:30%~90%(在室温条件下)。在异常环境下,应向厂家提出。
    4.1.4 产品选用要点
    1 电压保护水平(UP)的选择
    UP值不应超过被保护设备耐冲击电压额定值,UP要求SPD与被保护的设备的绝缘应有良好配合。
    在低压供配电系统装置中,设备均应具有一定的耐受电涌能力,即耐冲击过电压能力。当无法获得220/380V三相系统各种设备的耐冲击过电压值时,可按GB 50057的给定指标选用。见表4.1.4-1。
    2 最大持续运行电压(UC)的选择
    最大持续运行电压UC:电涌保护器(SPD)的最大持续工作电压UC不应低于表4.1.4-2的值。
    3 标称放电电流In的(冲击通流容量)选择:流过SPD、8/20μs电流波的峰值电流。用于对SPD做Ⅱ级分类试验,也用于对SPD做Ⅰ级和Ⅱ级分类试验的预处理。事实上,In是SPD不发生实质性破坏而能通过规定次数(一般为20次)、规定波形(8/20μs)的最大限度的冲击电流峰值,目前,几个规范对In要求不一致。GB 50057—1994(2000年版)三级SPD的In最小值分别为15kA、5kA、 3kA,电流波形均为8/20μs。 IEC 60364—5—53:2001对In的要求有所不同,当中性线(N)与PE(保护线)不直接相连时,接在中性线和PE线间的电涌保护器(SPD),对于三相系统其标称放电电流In≥20kA 8/20 μs,对于单相系统In≥10kA 8/20 μs。

    表4.1.4-1  三相系统各种设备耐冲击过电压额定值
    表4.1.4-1  三相系统各种设备耐冲击过电压额定值

    注:Ⅰ类——需要将瞬态过电压限制到特定水平的设备;
           Ⅱ类——如家用电器、手提工具和类似负荷;
           Ⅲ类——如配电盘、断路器、布线系统(包括电缆、母线、分线盒、开关、插座),应用于工业的设备和一些其他设备(例如永久接至固定装置的固定安装的电动机);
           Ⅳ类——如电气计量仪表、一次回路过流保护设备、波纹控制设备。

    表4.1.4-2  按电源系统特征确定电涌保护器(SPD)的最低Uc值
    表4.1.4-2  按电源系统特征确定电涌保护器(SPD)的最低Uc值

    4 冲击电流(Iimp)的选择:脉冲冲击电流Iimp:规定包括幅值电流Ipesk和电荷Q。标准的10/350μs雷电流波形是模拟自然界直接雷击的波形,第一级SPD必须能承受适当的雷电流的多次冲击而不发生损坏。GB 50343—2004对Iimp的要求见表,而GB 50057—1994(2000年版)对该参数没有具体数值要求,IEC 60364—5—53:2001对Iimp有如下要求:当中性线(N)与保护线(PE)不直接相连时,接在中性线和PE线间的电涌保护器(SPD),如果电流值无法计算,则对于三相系统Iimp≥50kA,对于单相系统Iimp≥25kA。
    5 最大放电电流Imax(极限冲击通流容量)的选择:流过SPD、8/20 μs电流波的峰值电流,用于Ⅱ级分类试验。Imax与In有许多相同点,他们都是用8/20μs电流波的峰值电流对SPD做Ⅱ级分类试验。不同之处也很明显,Imax只对SPD做一次冲击试验,试验后SPD不发生实质性破坏;而In可以做20次这样的试验,试验后SPD也不能有实质性破坏。因此,Imax是冲击的电流极限值,所以最大放电电流也称为极限冲击通流容量。显然,Imax>In
    6 耐受的预期短路电流的选择
      1)电涌保护器(SPD)耐受的短路电流,及与之相连接的过电流保护器应等于或大于安装处预期产生的最大短路电流。
      2)制造厂所规定电涌保护器(SPD)的额定阻断续流电流值不应小于安装处的预期短路电流值。
      3)在TT或TN系统中,接于中性线和PE线之间的电涌保护器(SPD)动作(例如火花间隙放电)后流过工频续流,电涌保护器(SPD)额定阻断续流电流值应大于或等于100A。
      4)在IT系统中,接在个性线和PE线之间的电涌保护器(SPD)的额定阻断续流电流值与接在相线和中性线之间的电涌保护器(SPD)是相同的。
    7 电涌保护器(SPD)之间的配合
    根据IEC 61312—3和IEC 61643—12要求,应当考虑电气装置中电涌保护器(SPD)之间的配合。电涌保护器(SPD)的制造厂应在其文件中提供充分的关于电涌保护器(SPD)之间配合的资料。
    8 信号线路SPD性能参数
    有线的信号线路装设信号SPD应符合表4.1.4-3的要求,天馈线路装设信号SPD应符合表4.1.4-4的要求。

    表4.1.4-3  信号线路(有线)SPD性能参数
    表4.1.4-3  信号线路(有线)SPD性能参数

    注:Un为最大工作电压。

    表4.1.4-4  天馈线路SPD性能参数
    表4.1.4-4  天馈线路SPD性能参数

    9 工程设计相关规范、规程及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343。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防雷与接地安装》D501—1~4(2003年合订本)。
    《建筑物防雷设施安装(含2003、2007年局部修改版)》99D501—1;99(03)D501—1;99(07)D501—1(第4部分修改版)。
    《建筑物防雷设施安装(2007年局部修改版)》99(07)D501—1(第4部分修改版)。
    4.1.5 施工安装要点
    1 施工安装要点
    SPD的安装部位示意及装设原则见表4.1.5-1及图4.1.5。

    表4.1.5-1  按接地型式装设电涌保护器(SPD)
    表4.1.5-1  按接地型式装设电涌保护器(SPD)

    1 装设在电源进线端的SPD
      1)电涌保护器(SPD)安装在建筑物电气装置的电源进线端附近,或安装在离建筑物电源进线端最近的主配电设备内。

    图4.1.5  电源保护器的安装
    图4.1.5  电源保护器的安装
    1-电气装置的电源进线端;2-配电盘;3-馈出线;4-总接地端子或母线;5-Ⅰ级试验的电涌保护器(SPD);
    6-电涌保护器(SPD)的接地连接线(接地线);7-被保护的固定安装的设备;8-Ⅱ级试验的电涌保护器(SPD);
    9-Ⅱ级或Ⅲ级试验的电涌保护器(SPD);10-去耦器件或相导体长度;F1、F2、F3过电流保护器

      2)TN—C、IT、TN—S系统SPD装设部位除按表4.1.5—1内容要求还应取其路径最短者:
      3)TT接地形式中,接线形式1为SPD装于剩余电流保护器负荷侧,接线型式2为SPD装于剩余电流保护器之电源侧。
    2 装设第二级、第三级SPD
    第二级、第三级SPD设置原则:
      1)在LPZ1及其之后分区交界处安装限压型电涌保护器。
      2)一般情况下,当在线路上多处安装SPD且无准确数据时,电压开关型SPD与限压型SPD之间的线路长度不宜小于10m,限压型SPD之间的线路长度不宜小于5m。
      3)第一级电涌保护器和第二级电涌保护器可以组合为一台电涌保护器(SPD)。
    3 电源线路电涌保护器标称放电电流参考值(见表4.1.5-2)

    表4.1.5-2  电源线路电涌保护器标称放电电流参考值(GB50343-2004)
    表4.1.5-2  电源线路电涌保护器标称放电电流参考值(GB50343-2004)

    4 信号线路电涌保护器的设置见表4.1.5-3;计算机网络系统传输线路上SPD级数的设置见表4.1.5-4。

    表4.1.5-3  信号电涌保护器的设置
    表4.1.5-3  信号电涌保护器的设置
    表4.1.5-4  计算机网络系统传输线路上SPD级数的设置
    表4.1.5-4  计算机网络系统传输线路上SPD级数的设置

    5 施工安装验收规范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03。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54—1996。
    4.1.6 相关标准
    《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GB 11032—2000。
    《电子设备用压敏电阻器第2部分:分规范浪涌抑制型压敏电阻器》GB/T10194—1997。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343。
    《电视和声音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设备与部件第14部分:避雷器通用规范》GB/T 11318.14—1996。
    《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第1部分:通则》GB/T19271.1—2003。
    《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第2部分:建筑物的屏蔽、内部等电位连接及接地》GB/T19271.2—2005。
    《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第3部分:对浪涌保护器的要求》GB/T19271.3—2005。
    《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第4部分:现有建筑物内设备的防护》GB/T19271.4—2005。
    《信息系统雷电防护术语》GB/T 19663—2005。
    《雷电防护通信线路第1部分:光缆》GB/T19856.1—2005。
    《雷电防护通信线路第2部分:金属导线》GB/T19856.2—2005。
    《电工名词术语避雷器》GB/T2900.12—1989。
    《电子设备雷击试验方法》GB/T 3482—2008。
    《电子设备雷击试验导则》GB/T 3483—1983。
    《电子设备雷击保护导则》GB/T 7450—1987。
    《电子设备用压敏电阻器第2部分:分规范浪涌抑制型压敏电阻器》GB/T 10194—1997。
    《直热式阶跃型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第1—3部分:浪涌电流用空白详细规范评定水平EZ》GB/T 7154.3—2003。
    《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SPD)第1部分: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GB 18802.1—2002。
    《低压电涌保护器第21部分:电信和信号网络的电涌保护器(SPD)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GB/T18802.21—200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IEC 61024—1:1990。
    《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IEC 61312—1,2,3—94,95,96。
    《低压电力配电系统的浪涌保护器选择和应用原则》IEC 61643—1,2。
    《电磁兼容性·EMC》IEC 1000—1995。
    《建筑物电气装置第5—53部分:电气使劲儿备的选择和安装—隔离、开关和控制设备第534节:过电压保护电器》IEC 60364—5—53:2001 A1。
    《电工术语避雷器、低压电涌保护器及元件》GB/T 2900.12—2008。
    《低压电涌保护器元件第321部分:雪崩击穿二极管(ABD)规范》GB/T 18802.321—2007。
    《低压电涌保护器元件第331部分: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MOV)规范》GB/T18802.331—2007。
    《低压电涌保护器元件第341部分:电涌抑制晶闸管(TSS)规范》GB/T 18802.341—2007。
    《低压电涌保护器元件第311部分:气体放电管(GDT)规范》GB/T18802.311—2007。
    《低压电力线路和电子设备系统的雷电过电压绝缘配合》GB/T 21697—2008。
    《低压交流电源(不高于1000V)中的浪涌特性》GB/Z 21713—2008。
    《低压电涌保护器第21部分:电信和信号网络的电涌保护器(SPD)——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GB/T 18802.21—2004。
    《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SPD)第12部分:选择和使用导则》GB/T 18802.12—2006。


    5.1.1 产品基本概念
    1 开关:设计用以接通或分断一个或多个电路里的电流的装置。
    2 插头:指具有设计用于与插座的插套插合的插销、并且装有用于与软缆进行电气连接和机械定位部件的电器附件。
    3 插座:指具有设计用于与插头的插销插合的插套、并且装有用于连接软缆的端子的电器附件。
    5.1.2 产品分类与基本特点、功能、适用范围
    1 产品分类
      1)开关按表5.1.2-1分类:

    表5.1.2-1  开关的分类
    表5.1.2-1  开关的分类
    表5.1.2-1  开关的分类

      2)插座按表5.1.2-2分类 :

    表5.1.2-2  插座的分类
    表5.1.2-2  插座的分类

      3)插头分类见表5.1.2-3 :

    表5.1.2-3  插头的分类
    表5.1.2-3  插头的分类

    2 适用环境及技术性能(见表5.1.2-4)

    表5.1.2-4  开关、插头插座的适用环境及技术性能
    表5.1.2-4  开关、插头插座的适用环境及技术性能

    3 基本尺寸
    面板产品主要有两个系列:86系列、120系列。早期还有75系列。具体尺寸详见产品样本和技术资料。
    5.1.3 产品技术性能要求
    主要技术条件,见表5.1.3。

    表5.1.3  照明开关、插头和插座主要技术条件
    表5.1.3  照明开关、插头和插座主要技术条件

    5.1.4 产品选用要点
    1 产品选用要点
      1)根据用电设备电压类别:直流或交流;额定电压和最高工作电压,额定电流。
      2)根据用电设备功能要求、安装方式及接地结构。
      3)根据用电设备使用环境:户内、户外及防护等级。
      4)根据建筑设计时面板样式、颜色和装饰要求。
    2 工程设计要点
    按照电气安装简图,向土建专业、结构专业提供必要的接线盒尺寸及其位置尺寸,以便进行预留预埋。
    3 工程设计相关规范、规程及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
    《住宅小区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03D603。
    《小城镇住宅电气设计与安装》05SD604。
    5.1.5 施工安装要点
    1 施工安装验收规范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03。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9—2006。
    2 暗装开关与插座的面板应紧贴墙面,四周无缝隙,安装牢固,表面光滑整洁,无碎裂、划伤,装饰帽齐全。
    3 照明开关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同一建筑物、构筑物的开关采用同一系列的产品。开关通断位置一致,向上为合(通),向下为关(断)。
      2)相线经开关控制。
      3)固定明装开关时,其配套木圆台或塑料圆台的颜色应与室内墙面颜色一致。
      4)开关安装位置便于操作,开关边缘距门框边缘的距离为0.15~0.2m,开关距地面高度1.3m;拉线开关2~3m;层高小于3m时,距顶板不小于100mm。
      5)相同型号并列安装,同一室内开关安装高度一致,并且控制有序不错位。并列安装的拉线开关的相邻间距不小于20mm。
    4 插座接线应符合下列规定:
      1)单相两孔插座,面对插座的右孔或上孔与相线连接,左孔与零线连接;单相三孔插座,面对插座的右孔与相线连接,左孔与零线连接。
      2)单相三孔,三相四孔及三相五孔插座的PE或PEN线接在上孔。插座的接地端子不与零线端子连接。同一场所的三相插座,接线的相序一致。
      3)PE或PEN线在插座间不串联连接。截面与相线一样。
      4)当接插有触电危险家用电器的电源时,采用能断开电源的带开关插座,开关断开相线。
      5)潮湿场所采用密封型并带有保护地线触头的保护型插座。安装高度不低于1.5m,托儿所、幼儿园及小学等儿童活动场所应采用安全型插座。
      6)明装插座距地高度1.8m;暗装0.3m,不得小于0.15m。地面插座面板与地面齐平或紧贴地面,盖板固定牢固,密封良好。
      7)当交流、直流或不同电压等级的插座安装在同一场所时,应有明显的区别,且必须为不同结构、规格和不能互换的插座;配套的插头应按交流、直流或不同电压等级区别使用。
      8)当插座的上方有暖气管时,其间距应大于200mm;下方有暖气管时,其间距应大于360mm。
    5.1.6 相关标准
    《家用和类似用途单相插头插座型式、基本参数和尺寸》GB 1002—2008。
    《家用和类似用途三相插头插座型式、基本参数和尺寸》GB 1003—2008。
    《家用和类似用途插头插座第一部分:通用要求》GB 2099.1—2008。
    《家用和类似用途插头插座第二部分:器具插座的特殊要求》GB 2099.2—1997。
    《家用和类似用途插头插座第二部分:转换器的特殊要求》GB 2099.3—1997。
    《电磁兼容家用电器、电动工具和类似器具的要求第1部分:发射》GB4343.1—2003。
    《电磁兼容家用电器、电动工具和类似器具的要求第2部分:抗扰度产品类标准》GB 4343.2—1999。
    《家用和类似用途低压电路用的连接器件第1部分:通用要求》GB 13140.1—2008。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自动控制器定时器和定时开关的特殊要求》GB 14536.8—1996。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自动控制器电动机用起动继电器的特殊要求》GB 14536.11—2008。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自动控制器电动门锁的特殊要求》GB 14536.13—2008。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自动控制器电起动器的特殊要求》GB 14536.16—2000。
    《家用和类似用途的交流换气扇及其调速器》GB/T14806—2003。
    《家用和类似用途固定式电气装置的开关第1部分:通用要求》GB 16915.1—2003。
    《家用和类似用途固定式电气装置的开关第2部分:特殊要求第1节:电子开关》GB 16915.2—2000。
    《家用和类似用途固定式电气装置的开关第2部分:特殊要求第2节:遥控开关(RCS)》GB16915.3—2000。
    《家用和类似用途固定式电气装置的开关第2部分:特殊要求第3节:延时开关》GB 16915.4—2003。
    《家用和类似用途的器具耦合器第一部分:通用要求》GB 17465.1—1998。
    《家用和类似用途的器具耦合器第二部分:家用和类似设备用互连耦合器》GB 17465.2—1998。
    《工业用插头插座和耦合器第2部分:带插销和插套的电器附件的尺寸互换性要求》GB/T11919—2001。
    《家用和类似用途固定式电气装置电器附件安全盒和外壳第]部分:通用要求》GB 17466—1998。
    《工业用插头插座和耦合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 11918—2001。
    《工业用插头插座和耦合器第2部分:带插销和插套的电器附件的尺寸互换性要求》GB/T 11919—2001。
    《家用和类似用途固定式电气装置电器附件外壳的通用要求》GB 17466—2008。
    《电工术语 电器附件》GB/T 2900.70—2008。


    6.1.1 产品概述
    1 产品定义
    调整光源发出的光以得到舒适的照明环境的器具,称为照明灯具。
    2 产品的主要功能及作用
      1)固定光源,提供安全的电流通路保证光源的正常发光;对于气体放电光源,还要提供光源发光所需的电气附件的安装位置和接线。
      2)对光源、电气附件及其连接线提供机械防护,并为自身的安装提供条件。
      3)在保证总效率的前提下控制光源发出的光通量空间分配,实现需要的配光。
      4)保证照明安全,如防水、防爆、防触电等。
      5)满足建筑装饰要求。
    6.1.2 产品分类
    照明灯具一般可按照以下几种方法进行分类:
    1 按使用光源分类(见表6.1.2-1)

    表6.1.2-1  照明灯具按光源分类
    表6.1.2-1  照明灯具按光源分类

    2 按安装方式分类(见表6.1.2-2)

    表6.1.2-2  照明灯具按安装方式分类
    表6.1.2-2  照明灯具按安装方式分类

    3 按配光类型分类
      1)一般灯具
    根据国际照明委员会(CIE)的建议,一般灯具按光通量在上下空间分布的比例分为五类,详见表6.1.2-3:

    表6.1.2-3  一般灯具按光通量分布分类
    表6.1.2-3  一般灯具按光通量分布分类

    2)投光灯具投光灯属于直接配光型灯具,利用反射和折射在限定的立体角内获得高输出光强,一般分类见表6.1.2-4。

    表6.1.2-4  投光灯具的分类
    表6.1.2-4  投光灯具的分类


    4 按防触电等级分类(见表6.1.2-5)

    表6.1.2-5  灯具按防触电等级分类
    表6.1.2-5  灯具按防触电等级分类

    6.1.3 产品选用要点
    1 一般原则
      1)选用配光合理的灯具。应根据照明场所的功能和空间形状确定灯具的配光类型。
      2)选用高效灯具。在满足眩光限制要求的条件下,对于仅满足视觉功能的照明,宜采用直接型配光灯具和开敞式灯具。
      3)选用便于安装维护、运行费用低的灯具。
      4)在有火灾或爆炸危险以及粉尘、潮湿、振动和腐蚀等环境的特殊场所,应选用满足该环境要求的灯具。
      5)灯具表面以及灯用附件等高温部位靠近可燃物时,应采取隔热、散热等防火保护措施。
      6)照明灯具应具备完整的光电参数,其各项性能应分别符合现行的《灯具的一般要求与试验》等标准的有关规定。
      7)灯具外观应与安装场所的环境相协调。
      8)考虑光源的特点及建筑装修的要求。
    2 室内照明场所
      1)在需要均匀照明的场所,选择灯具时应考虑灯具的允许距高比。
      2)在有集中空调而且照明容量大的场所,宜采用照明灯具与空调回风口结合的形式。
      3)门厅、会议、洽谈等场所的照明应保证足够的垂直照度。
      4)照明灯具的布置应充分考虑与天然采光的结合。
    3 室外照明场所
      1)机动车道照明应按规范要求采用截光型或半截光型灯具。
      2)高杆照明应采用轴对称配光灯具,灯具安装高度应大于被照范围半径的1/2。
      3)庭院照明灯具应有效控制其上半球光通量输出。
      4)体育场地照明宜选用直接配光灯具,宜带有限制眩光的附件和灯具安装角度指示器。
    4 景观照明
      1)在满足眩光限制和配光要求的条件下,泛光照明灯具效率不应小于60%。
      2)室外安装的景观照明灯具其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55,埋地灯具其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67,水中使用的灯具其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68。
      3)轮廓照明宜采用LED灯具或光源为单端荧光灯的灯具。
      4)内透光照明宜采用LED灯具或光源为细管径荧光灯的灯具。
    5 灯具的防护等级
    根据灯具的使用环境,可参照相关的规定进行选择。
    6 工程设计相关规范、规程及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04。
    《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GB 7793—1987。
    《城市轨道交通照明》GB/T16275—2008。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
    《城市公共交通工程术语标准》CJJ/T119—2008。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06。
    《化工企业照明设计技术规定及条文说明》HG/T 20586—1996。
    《广播电影电视工程技术用房照明设计规范》GY/T 5061—1998。
    《公路照明技术条件》JT/T 367—1997。
    《体育照明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第1部分:室外足球场和综合体育场》TY/T1002.1—2005。
    《铁路站场电气照明负荷等级》TB/T2581—1995。
    《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JTJ026.1—1999。
    《照明设备合理用电标准》DB 31/178。
    《绿色照明工程技术规程》DBJ01—607。
    《电气照明节能设计》06DX 008—1。
    《常用低压配电设备及灯具安装》D 702—1—3(2004年合订本)。
    《特殊灯具安装》03D 702—3。
    《演播厅、多功能厅及舞台灯光设计(400m2以下)》03D 704—1。
    《中小型剧场舞台灯光设计》06D 704—1。
    《体育建筑电气设计安装》07D 706—1。
    6.1.4 施工安装要点
    1 施工安装要点
    施工做法可参见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D 702—1~3(2004年合订本)常用低压配电设备及灯具 安装》《03D 702—3特殊灯具安装》。
    2 施工安装验收规范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03。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照明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59—1996。
    6.1.5 相关标准
    《管形荧光灯灯座和启动器座》GB 1312—2007。
    《灯头总技术条件》GB 2797—2008。
    《灯具第一部分:一般安全要求与试验》GB 7000.1—2007。
    《灯具第2—22部分:特殊要求应急照明灯具》GB 7000.2—2008。
    《庭园用的可移式灯具安全要求》GB 7000.3—1996。
    《灯具第1—10部分:特殊要求儿童用可移式灯具》GB 7000.4—2007。
    《道路与街路照明灯具安全要求》GB 7000.5—2005。
    《灯具第2—6部分:特殊要求带内装式钨丝灯变压器或转换器的灯具》GB 7000.6—2008。
    《投光灯具安全要求》GB 7000.7—2005。
    《游泳池和类似场所用灯具安全要求》GB 7000.8—1997。
    《灯串安全要求》GB 7000.9—2008。
    《固定式通用灯具安全要求》GB 7000.10—1999。
    《可移式通用灯具安全要求》GB 7000.11—1999。
    《嵌入式灯具安全要求》GB 7000.12—1999。
    《手提灯安全要求》GB 7000.13—1999。
    《通风式灯具安全要求》GB 7000.14—2000。
    《舞台灯光、电视、电影及摄影场所(室内外)用灯具安全要求》GB 7000.15—2000。
    《医院和康复大楼诊所用灯具安全要求》GB 7000.16—2000。
    《限制表面温度灯具安全要求》GB 7000.17—2003。
    《钨丝灯用特低电压照明系统安全要求》GB 7000.18—2003。
    《照相和电影用灯具(非专业用)安全要求》GB 7000.19—2005。
    《投光照明灯具光度测试》GB/T 7002—2008。
    《民用机场灯具一般要求》GB/T7256—2005。
    《双端荧光灯性能要求》GB/T 10682—2002。
    《高压钠灯》GB/T 13259—2005。
    《管形荧光灯座和启动器座型式和尺寸》GB 13260—1991。
    《管形荧光灯座和启动器座检验量规》GB/T13261—1991。
    《放电灯(荧光灯除外)特性测量方法》GB/T13434—2008。
    《灯具用电源导轨系统》GB 13961—2008。
    《管形荧光灯用镇流器性能要求》GB/T14044—2008。
    《白炽灯安全要求第1部分:家庭和类似场合普通照明用钨丝灯》GB 14196. 1—2008。
    《白炽灯安全要求第1部分:家庭和类似场合普通照明用卤钨灯》GB 14196.2—2008。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自动控制器管形荧光灯镇流器热保护器的特殊要求》GB 14536.4—2008。
    《发光强度、总光通量标准灯泡》GB 15039—1994。
    《高压短弧氙灯》GB/T 15041—1994。
    《灯用附件 放电灯(管形荧光灯除外)用镇流器性能要求》GB/T 15042—2005。
    《管形荧光灯用交流电子镇流器一般要求和安全要求》GB 15143—1994。
    《管形荧光灯用交流电子镇流器性能要求》GB/T 15144—2005。
    《单端荧光灯的安全要求》GB 16843—1997。
    《普通照明用自镇流灯的安全要求》GB 16844—1997。
    《单端荧光灯性能要求》GB/T17262—2002。
    《普通照明用自镇流荧光灯性能要求》GB/T17263—2002。
    《管形荧光灯镇流器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 17896—1999。
    《消防应急灯具》GB 17945—2000。
    《管形荧光灯和其他放电灯线路用电容器一般要求和安全要求》GB 18489—2008。
    《管形荧光灯和其他放电灯线路用电容器性能要求》GB/T 18504—2001。
    《金属卤化物灯(钪钠系列)》GB/T 18661—2008。
    《双端荧光灯安全要求》GB 18774—2002。
    《普通照明用双端荧光灯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 19043—2003。
    《普通照明用自镇流荧光灯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 19044—2003。
    《霓虹灯管的一般要求和安全要求》GB 19261—2003。
    《单端荧光灯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 19415—2003。
    《灯的控制装置第1部分:一般要求和安全要求》GB 19510.1—2004。
    《灯的控制装置第2部分:启动装置(辉光启动器除外)的特殊要求》GB 19510.2—2005。
    《灯的控制装置第3部分:钨丝灯用直流/交流电子降压转换器的特殊要求》GB 19510.3—2004。
    《灯的控制装置第4部分:荧光灯用交流电子镇流器的特殊要求》GB 19510.4—2005。
    《灯的控制装置第5部分:普通照明用直流电子镇流器的特殊要求》GB 19510.5—2005。
    《灯的控制装置第6部分:公共交通运输工具照明用直流电子镇流器的特殊要求》GB 19510.6—2005。
    《灯的控制装置第7部分:航空器照明用直流电子镇流器的特殊要求》GB 19510.7—2005。
    《灯的控制装置第8部分:应急照明用直流电子镇流器的特殊要求》GB 19510.8—2005。
    《灯的控制装置第9部分:荧光灯用镇流器的特殊要求》GB 19510.9—2004。
    《灯的控制装置第10部分:放电灯(荧光灯除外)用镇流器的特殊要求》GB 19510.10—2004。
    《灯的控制装置第11部分:高频冷启动管形放电灯(霓红灯)用电子换流器和变频器的特殊要求》GB 19510.11—2004。
    《灯的控制装置第12部分:与灯具联用的杂类电子线路的特殊要求》GB 19510.12—2005。
    《高压钠灯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 19573—2004。
    《高压钠灯用镇流器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 19574—2004。
    《杂类灯座第1部分:一般要求和试验》GB 19651.1—2008。
    《杂类灯座第2—1部分:S14灯座的特殊要求》GB 19651.2—2008。
    《放电灯(荧光灯除外)安全要求》GB 19652—2005。
    《霓虹灯安装规范》GB 19653—2005。
    《灯用附件钨丝灯用直流/交流电子降压转换器性能要求》GB/T 19654—2005。
    《灯用附件启动装置(辉光启动器除外)性能要求》GB/T19655—2005。
    《管形荧光灯用直流电子镇流器性能要求》GB/T19656—2005。
    《电磁兼容专业删途的音频、视频、音视频和娱乐场所灯光控制设备的产品类标准第1部分发射》GB/T 19954.1—2005。
    《电磁兼容专业用途的音频、视频、音视频和娱乐场所灯光控制设备产品类标准第2部分:抗扰度》GB/T19954.2—2005。
    《灯具电镀、化学覆盖层》GB/T 3741—1999。


    7.1.1 产品基本概念
    电线、电缆是指用以传输电能信息和实现电磁能转换的线材产品。
    电线、电缆由导体(导线)、绝缘层、屏蔽、绝缘线芯、保护层等部分组成。根据不同需要的电线、电缆是按照由上述某些或全部组成内容组成的集合体。
    电线、电缆主要用途是:供电;输配电;电机、电器和电工仪器绕组以实现电磁能转换;测量电气参数和物理参数;传输信号、信息和控制;用于共用天线电视或电缆电视系统;用作无线电台发射和接收天线的馈电线或各种射频通信及测试设备连接线等。
    7.1.2 产品分类与基本特点、功能、适用范围
    1 电线、电缆产品分类可分为:裸电线、绕组线、电力电缆、专用电线电缆、通信电缆。
      1)裸电线(裸导体)是没有绝缘层的电线。裸电线分为单线和绞线(绞合导体)。在房屋建设工程中主要用于等电位联结、保护接地系统、防雷接地系统、功能接地系统、联合接地系统。
      2)绕组线(电磁线)是用于电机、电器和电工仪器绕组以实现电磁能转换的电线。绕组线(电磁线)分为绕包线和漆包线。
      3)电力电缆是输配电用的电缆。电力电缆分为不滴流电缆、带绝缘电缆、分相铅套电缆、分相屏蔽电缆、总屏蔽电缆、同心中性线电缆(包括单相同心中性线电缆和三相同心中性线电缆)、压力型电缆、自容式压力型电缆、管式电缆、充气电缆、压气电缆、架空绝缘电缆及集束架空电缆。房屋建设工程中,电力电缆用于变配电系统的供电线路和馈电线路,及动力工程、照明工程的线路。
      4)专用电线电缆是专用工作的电线电缆。专用电线电缆包括电机电器引接线(电缆)、点火电线、航空电线、补偿电线、矿用电缆、船用电缆、探测电缆、控制和信号电缆、加热电缆及海底电缆。房屋建设工程中,控制电缆在房屋建设工程中用于变配电所、动力工程中的控制回路连线,预分支电缆、绝缘电线用于动力工程、照明工程的布线。
      5)通信电缆是传输电气信息用的电缆。按其用途分为市内电话电缆、长途通信电缆、局内配线架到机架或机架之间的连接的局用电缆、用作电话设备连接线的电话软线、综合通信电缆、共用天线电视电缆、射频电缆及光缆。用于电话通信线路、综合布线系统、电缆电视系统。
    2 房屋建设工程常用电线电缆按材料特征分类
    房屋建设工程常用电线电缆按材料特征可分为:铜导体、铝导体、光纤、聚氯乙烯绝缘或护套、聚乙烯绝缘或护套、交联聚乙烯绝缘、橡皮绝缘或护套、聚丙烯绝缘、钢带铠装聚氯乙烯外套、钢带铠装聚乙烯外套、细圆钢丝铠装聚氯乙烯外套、细圆钢丝铠装聚乙烯外套、粗圆钢丝铠装聚氯乙烯外套、粗圆钢丝铠装聚乙烯外套。
    3 房屋建设工程常用电线电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特征分类
    房屋建设工程常用电线电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特征可分为:有烟、有酸、有毒,低烟、低酸、低毒,无卤、低烟、低毒。适用于火灾危险场合的电线电缆分为阻燃电缆,低卤低烟阻燃电缆,耐火电缆,低卤低烟耐火电缆。
    4 房屋建设工程常用电线电缆按额定电压分类
    房屋建设工程常用电线电缆按额定电压可分为:300/300V,300/500V,450/750V,0.6/1kV,6/10kV,8.7/10kV,21/35kV,26/35kV。
    5 橡套软电缆的适用范围
    轻型橡套软电缆用于轻型移动电器设备和工具;中型橡套软电缆用于各种移动电器设备和工具;重型橡套软电缆用于各种移动电器设备,能承受较大的机械外力作用。
    7.1.3 产品选用要点
    1 产品选用要点
      1)电缆芯线材质、电力电缆芯数、电缆绝缘类型、电缆外护层类型,控制电缆及金属屏蔽、电力电缆截面按照国家标准GB 5021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选用。
      2)系统标称电压Un为220/380V时,缆芯对地的额定电压Uo应满足所在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及其运行要求的水平。电缆的额定电压为0.6/1kV,建筑物内的电线线路为300/500V。系统接地型式为IT时,则电线线路为450/750V。系统标称电压Un为10kV时,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电缆的额定电压为8.7/10kV;中性点有效接地系统时,则为6/10kV。系统标称电压Un为35kV时: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电缆的额定电压为26/35kV;中性点有效接地系统时,则为21/35kV。
      3)在爆炸性气体环境内、爆炸性粉尘环境内、火灾危险环境内,低压电力、照明线路用的绝缘电线、电缆的额定电压必须不低于工作电压,且不应低于500V,即电线不应低300/500kV,电缆为0.6/1kV。
    本质安全系统导线绝缘的耐压强度应为2倍额定电压、最低为500V:即导线绝缘的耐压强度应为450/750V,最低为300/500kV,电缆时为0.6/1kV。
      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传输线路和50V以下供电的控制线路,应采用电压等级不低于交流250V的铜芯绝缘电线和铜芯电缆,即电线额定电压不低于300/300V,电缆额定电压为0.6/1kV。采用交流220/380V的供电和控制线路应采用电压等级不低于交流500V的铜芯绝缘电线和铜芯电缆,即电线额定电压不低于3007500V,电缆额定电压为0.6/1kV。
      5)电缆附件的电缆终端选择按照国家标准GB 5021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选用。
      6)注意电压降,接地保护及热稳定校验。
    2 工程设计要点
      1)电缆桥架敷设按照电缆路由图向土建专业、结构专业提出预留过墙洞、过楼板洞、吊挂等条件。
      2)电缆沟敷设按照电缆路由图向土建专业提出电缆沟条件、沟盖板的要求及预留预埋条件。
      3)设电缆竖井,向土建专业提出电缆竖井条件、预留预埋条件及过楼板洞条件。
      4)电线、电缆穿管敷设穿梁时,向结构专业提出预留预埋条件。
    3 工程设计相关规范、规程及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17—2007。
    《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 50061—1997。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
    《电缆敷设》D101—1~7(2003年合订本)。
    《电力电缆井设计与安装》07SD101—8。
    《10kV及以下架空线路安装》03D103。
    《电缆防火阻燃设计与施工》06D105。
    《室内管线安装》D301—1~3(2004年合订本)。
    7.1.4 施工安装要点
    1 施工安装要点
      1)电缆敷设施工须符合国家标准GB 5021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的要求。
      2)电缆施工中,电缆的支持与固定符合国家标准GB5021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的要求。
      3)施工做法可参见相关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2 施工安装验收规范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8—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73—1992。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03。
    《架空绝缘配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程》DL/T602—1996(2005)。
    7.1.5 相关标准
    《塑料绝缘和橡皮绝缘电话软线一般规定》GB 11016—1989。
    《测定固体电气绝缘材料暴露在引燃源后燃烧性能的试验方法》GB 11020—2005。
    《电气绝缘耐热性分级》GB 11021—2007。
    《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低频通信电缆电线》GB 11327—1999。
    《额定电压35kV及以下铜芯、铝芯塑料绝缘电力电缆》GB 12706—1991。
    《电工软铜绞线》GB 12970—1991。
    《电力牵引用接触线》GB 12971—2008。
    《矿用橡套软电缆》GB 12972—2008。
    《额定电压750V及以下矿物绝缘电缆及终端》GB 13033—2007。
    《固体绝缘材料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试验方法》GB 1410—2006。
    《电缆外护层》GB 2952—1989。
    《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橡皮绝缘电缆》GB 5013—2008。
    《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GB 5023—2008。
    《通讯电缆纸》GB 7970—1999。
    《塑料绝缘控制电缆》GB 9330—2008。
    《额定电压0.6/1kV及以下船用电力电缆和电线》GB 9331—2008。
    《塑料绝缘和橡皮绝缘电话软线》GB/T11016—1989。
    《射频电缆总规范》GB/T12269—1990。
    《额定电压1kV及以下架空绝缘电缆》GB12527—2008。
    《额定电压35kV及以下铜芯、铝芯塑料绝缘电力电缆》GB 12706—2008。
    《移动设备用卷绕电缆载流量计算导则》GB/T12826—1991。
    《聚烯烃绝缘聚烯烃护套市内通信电缆》GB/T13849—1993。
    《额定电压10kV、30kY架空绝缘电缆》GB 14049—2008。
    《实芯聚乙绝缘射频电缆》GB/T 14864—1993。
    《漏泄同轴电缆》GB/T15285—1994。
    《数字通信用对绞或星绞多芯对称电缆》GB/T18015—2007。
    《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氧指数法》GB/T2406—1993。
    《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水平法和垂直法》GB/T 2408—2008。
    《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的通用试验方法》GB/T 29511~42—2008。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GB/T 3048—2007。
    《电工圆铜线》GB/T 3953—1983。
    《电缆的导体》GB/T 3956—2008。
    《颜色的表示方法》GB/T 3977—2008。
    《绝缘导线的标记》GB 4884—1985。
    《裸电线试验方法》GB/T4909—1985。
    《电线电缆橡皮绝缘和橡皮护套》GB/T7594—1987。
    《阻燃和耐火电线电缆通则》GB/T19666—2005。
    《电线电缆用软聚氯乙烯塑料》GB/T 8815—2008。
    《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橡皮绝缘电缆第8部分:特软电线》GB/T 5013.8—2006。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GB/T 3048。
    《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 第1部分:一般规定》GB/T6995.1—2008。
    《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 第2部分:标准颜色》GB/T6995.2—2008。
    《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 第3部分:电线电缆识别标志》GB/T 6995.3—2008。
    《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 第4部分:电气装备电线电缆绝缘线芯识别标志》GB/T 6995.4—2008。
    《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 第5部分:电力电缆绝缘线芯识别标志》GB/T6995.5—2008。
    《电缆和光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GB/T 183808。
    《甲根电线电缆燃烧试验方法 第1部分:垂直燃烧试验》GB/T 12666.1—2008。
    《单根电线电缆燃烧试验方法 第2部分:水平燃烧试验》GB/T 12666.2—2008。
    《单根电线电缆燃烧试验方法 第3部分:倾斜燃烧试验》GB/T 12666.3—2008。


    关键词: 电气工程
    
     
    QQ在线咨询
    售前咨询热线
    15502421522
    售后咨询热线
    18002469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