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 防火封堵 fire stopping
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对空开口、贯穿孔口、建筑缝隙进行密封或填塞, 使其在规定的耐火时间内与相应构件协同工作,以阻止热量、火焰和烟气蔓延扩散的一种技术措施。
2.0.2 防火封堵材料 fire stopping material
具有防火、 防烟功能,用于密封或填塞空开 口、 贯穿孔口及其环形间隙和建筑缝隙的材料。
2.0.3 防火分隔构件 fire separating element
按《 建筑构件耐火试验方法》 G B / T 9978 测试具有一定的耐火极限,并起防火分隔作用的构件。如防火墙、 防火分隔墙和楼板等 。
2.0.4 贯穿物 service penetration
在建筑物中穿越防火分隔构件、 建筑外墙或建筑屋顶等的单一或混合设施 如电缆、 电缆桥架、 各种管道和导线管等。
2.0.5 被贯穿物 penetrated element
贯穿物所穿越的防火分隔构件、 建筑外墙或建筑屋顶等。
2.0.6 贯穿孔口 penetration opening
贯穿物穿越被贯穿物时形成的孔口。
2.0.7 环形间隙 annular space
贯穿物 与被贯穿物之间的环形空隙。
2.0.8 空开 口 blank opening
因施工或其他原因而在防火分隔构件、 建筑外墙或建筑屋顶上留下的无贯穿物穿越的孔口。
2.0.9 建筑缝隙 construction joint
防火分隔构件之间或防火分隔构件与其他构件之间的缝隙。如伸缩缝、 沉降缝、 抗震缝和建筑构件的构造缝隙等。
2.0.10 电缆填充率 cable filling rate
电缆( 桥架) 穿越贯穿孔口时,电缆线总截面面积与贯穿孔口面积的百分比值口。
2.0.11 贯穿防火封堵组件 penetration fire stopping system
由被贯穿物、 贯穿物及其支撑体、 防火封堵材料及其支撑体,以及填充材料构成的用以维持被贯穿物耐火能力的组合体。
2.0.12 建筑缝隙防火封堵组件 construction joint fire stopping system
由建筑缝隙相邻构件、 防火封堵材料及其支撑体,以及填充材料构成的用以维持建筑缝 隙防火 、 防烟能力的组合体 。
条文说明
2 术语
2.0.2 本条对“ 防火封堵材料”的规定,与国家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 A 1 6 1的规定, 术语名称相同,但内容不完全一样。本术语不仅包括密封空开口和贯穿孔口的防火封堵材料, 而且包括密封建筑缝隙的防火封堵材料 。
3.1.1 被贯穿物上的贯穿孔口和空开口必须进行防火封堵。
3.1.2 贯穿防火封堵材料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 防火封堵材料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GA 161的要求,且应按工程设计情况增加材料对环境适应性的测试。
建筑聚氮乙烯排水管道的阻火圈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 建筑聚抓乙烯排水管道阻火圈》GA 304的要求。
3.1.3 贯穿防火封堵材料的选择应综合考虑贯穿物类型和尺寸、贯穿孔口及其环形间隙大小、 被贯穿物类型和特性,以及环境温度、湿度条件等因素。
3.1.4 贯穿防火封堵组件的耐火极限应按照现行行业标准《 防火封堵材料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GA 161 进行测试, 且不应低于被贯穿物的耐火极限。
当实际工况比GA 161 规定的耐火试验条件恶劣时, 贯穿防火封堵组件的耐火极限应符合下列规定之一 :
1 应按防火封堵组件的耐火极限测试方法进行测试,且测试结果应经国家有关机构评估认定;
2 应按实际工况进行专门的测试,并测试合格。
3.1.5 所设计的贯穿防火封堵组件在正常使用或发生火灾时,应保持本身结构的稳定性,不出现脱落、移位和开裂等现象。
当防火封堵组件本身的力学稳定性不足时,应采用合适的支撑构件进行加强。支撑构件及其紧固件应具有被贯穿物相应的耐火性能及力学稳定性能。
3.1.6 重要公共建筑、电信建筑、精密电子工业建筑和人员密集 、对烟气较敏感场所中的防火封堵 ,宜采用阻烟效果 良好的贯穿防火封堵组件 。
条文说明
3.1 一般规定
3.1.1 有效的被动防火措施, 如防火分隔构件等, 对抑制火灾、 防止火灾蔓延起重要作用。每一贯穿防火分隔构件的贯穿孔口和空开口都应采用防火封堵材料进行封堵, 使该构件的防火能力不被削弱。
本章包括的贯穿物有: 管道、导线管、单根或成束电缆、母线( 槽) 、 敞开或封闭的电缆桥架( 线槽) 、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管道。
贯穿物的类型不同, 采取的防火封堵措施也不同。本章根据不同类的贯穿物并考虑其他情况, 分别对防火封堵作了相应的技术规定 。
本规程的数据, 主要根据我国实际情况, 并参照欧洲、美国等国家相关的试验和标准要求进行归纳后提出的。
3.1.2 为了控制防火封堵材料的质量,规定了贯穿防火封堵材料理化性能的检验方法、 判定准则、技术条件和各项性能指标等,应按公共安全现行行业标准《 防火封堵材料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GA 161测试合格。除了GA 161中要求测试的理化性能技术指标外,防火封堵材料还应按工程实际情况增加对环境适应性的测试,如膨胀性、 伸缩性、 隔音性能、化学兼容性、化学稳定性、防腐性能、使用温度范围和材料使用的适用性等。
建筑聚氯乙烯排水管道阻火圈应符合现行国家公共安全行业标准( 建筑聚氯乙烯排水管道阻火圈) GA 304的要求。建筑用的塑料管包括硬聚氯乙烯管 UPVC、 聚丙烯管 PP和高密度聚乙烯管HDPE等 除UPVC管道外, 其他塑料管道的阻火圈也可参照《 建筑聚氯乙烯排水管道阻火圈) GA 304的要求执行。
由于老化等原因, 大多数有机防火封堵材料都有一定的使用年限。所选用的防火封堵材料应具有 良好的耐久性能, 应与被贯穿物或贯穿物的使用年限相当。目前国内外还没有防火封堵材料耐久性的测试标准, 国外一般由厂家提供有关防火封堵材料耐久性的证明。当选用的防火封堵材料失去应有的防火性能时, 应及时更换.
3.1.3 目前防火封堵材料很多, 每种材料都有相应的适用范围以及应采取的设计与施工方法。如能正确使用,将能够防止火和烟气在规定的设计时间内通过孔口蔓延。
影响贯穿孔口及其环形间隙、空开口封堵质量的因素很多,如防火封堵材料与贯穿物或被贯穿物之间的粘附性,贯穿物的热传导和物理性质、 燃烧性能、 数量、 尺寸,被贯穿物的结构类型、 密度、厚度、贯穿孔口及其环形间隙、空开口的大小、水平或垂直方位封堵的位置, 防火封堵材料的特性如防火防烟性、 膨胀性、伸缩性、承载性、抗机械冲击性、 隔热性、防水性, 防火封堵材料的用量, 被贯穿物、贯穿物及其支撑体和防火封堵材料及其支撑体以及填充材料共同工作的能力, 环境温度、 湿度和腐蚀条件, 施工方法和工艺等。
1 贯穿物类型的影响。贯穿物穿过一个防火分隔体时的封堵效果取决于贯穿物的热传导物理性质。如果一个防火封堵组件用于金属管的封堵, 该封堵组件可能达到某一特定的耐火极限, 而如果此封堵组件用于塑料管或电缆的封堵,则可能完全无效。在一般情况下, 用于某一类型金属管道封堵的测试结果,只能用于相似的管件或具有较低热导性的金属管道; 用于易燃或受热变软管道封堵的测试结果,不能用于其他管道; 纤维增强水泥管道等低导热、非热塑性管道封堵的测试结果,不能用于其他管道。
2 贯穿物尺寸的影响。由于贯穿物尺寸影响热传导特性,因而影响封堵效果。大尺寸贯穿物、贯穿孔口封堵的测试结果, 可以用于其他条件不变,而尺寸小的贯穿物、 贯穿孔口的封堵。
3 被贯穿物结构类型和厚度的影响。封堵材料可按需要用于不同的建筑构件中。建筑结构类型可以是混凝土、 砖石或轻质结构等。用于混凝土或砖石类构件的测试结果, 一般只能应用于厚度和密度相同或更大的混凝土或砖石构件。
4 孔口方位的影响。垂直和水平位置上的孔口, 其封堵组件的测试结果不能相互替代。用于垂直构件的封堵结果,不能不经测试而直接应用于水平方向的构件,反之亦然。
贯穿物周围封堵后,防火封堵材料除应具有防火、防烟性能外,还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具有伸缩柔韧性,以适应贯穿物与被贯穿物之间的相对变形等。
因此, 面对多种防火封堵材料及各种材料的特定使用要求,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贯穿物的类型和尺寸、 贯穿孔口及其环形间隙大小、 被贯穿物结构类型和厚度等选用相适应的防火封堵材料和用量。贯穿防火封堵材料的选用应符合本章各条款的规定, 并应通过相关的测试, 以及符合防火封堵材料制造商技术说明的要求。
3.1.4 贯穿防火封堵组件系用于维持贯穿物通过防火分隔构件处耐火极限的组合构件。一个贯穿防火封堵组件所采用的防火封堵材料, 或者是单一 的, 或者是 由几个防火封堵材料组成的。可由下列防火封堵材料组成: 防火发泡砖、防火塞、矿棉板、防火板、阻火包、 防火灰泥、 阻火圈、阻火带、防火泥、防火泡沫、防火填缝胶、防火密封胶、防火封堵漆等, 并根据情况选择填充材料配合使用。
贯穿防火封堵组件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被贯穿物的耐火极限, 其耐火性能应按国家公共安全行业标准《 防火封堵材料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GA 161测试合格。由于影响防火封堵组件耐火极限的因素很多,防火封堵材料可以组合出不同的防火封堵组件 , 且可以具有不同的耐火极限, 因此,设计时应根据贯穿孔口的具体情况, 选择相对应的测试合格的防火封堵组件。
实际工程设计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复杂的情况。与 GA 161中耐火试验安装图相比较,当遇到贯穿物直径更大、 管道环形间隙更大、 墙体厚度更小以及贯穿物为轻质墙体等情况时, 如贯穿物中含有直径大于 4 0 mm的管道、 环形间隙大于5 2 mm, 墙体厚度小于2 4 0 mm, 以及电缆桥架等贯穿的封堵, 则情况要比标准试验复杂。为了相对更安全、 合理, 贯穿防火封堵组件的耐火极限应以测试数据为基础, 并经国家有关机构评估认可, 或按照实际安装情况进行专门的测试并合格。G A 161 -1997所规定的测试方法, 对于混凝土楼板或混凝土、砌块墙体, 其封堵的最大孔口尺寸为0.5m×0.5m; 对于电缆, 能够覆盖的最大电缆填充率为45%; 对于更大孔口尺寸的封堵或更大电缆填充率的孔口的封堵, 应进行专门测试。
空开口防火封堵组件是贯穿防火封堵组件的特例, 其封堵措施应符合本规程第 3.4节的规定。
目前, 国内防火封堵组件耐火性能的实验数据不多, 本章中贯穿防火封堵组件和第四章建筑缝隙防火封堵组件试验和评估的基本信息, 主要参考国外一些认可的测试列表、 评估报告和生产厂商的安装手册等资料。
国际上有关贯穿防火封堵组件耐火性能试验方法的标准有:ASTME 814 Fire Tests of Through 一 Penetration Fire Stops ,UL1479 Fire Tests of Through一Penetration Firestops , EN1366-3 《 贯穿封堵的防火测试标准》 等。当一种防火封堵组件通过了测试并登记注册, 设计和施工时就可采用该防火方式。如果某一种防火封堵组件在注册的列表序列中无法查到, 则使用时必须经防火测试机构作出评定。如果难以作出准确的评定, 则该防火封堵组件必须进行耐火性能检测。
为便于执行, 下面给出有关本章贯穿防火封堵组件试验和评估的一些基本信息:
一、如果某个贯穿封堵组件既用于水平也用于垂直防火分隔构件, 则在两个方向上都必须进行相关测试。对非对称的垂直分隔构件, 如果权威机构可以确定某一面耐火比较薄弱, 则可只对薄弱面进行受火测试。
二、防火分隔构件。
1 混凝土和砌筑体构件: 在将试验结果应用于各种类型的砌筑体和混凝土防火分隔构件的封堵时,如果其密度与试样密度的偏差在士1 5 %以内,则试验结果可以适用; 如果偏差更大 ,则应咨询试验机构的意见。对空心混凝土砌块测得的结果, 可以用于评估具有相同厚度的实心混凝土构件的防火封堵系统的性能,反之则殆
2 轻质防火分隔墙体: 轻质防火分隔墙体的防火封堵组件应单独进行测试。轻质防火分隔墙防火封堵组件的测试结果,可以用于评估比试样更大或具有同等厚度的混凝土和砌筑体构件,反之则殆 。
三、金属管。
铜管周围开口的贯穿封堵组件的测试结果,可以应用各种有相同材料的管道或铁管的封堵组件,只要此管道的外径不大于试样的外径 ,且墙的厚度大于所测试的厚度。
四、塑料管。
1 在特定试验中获得的数据, 不应用于其他具有不同材料、尺寸、 管壁厚度的塑料管道中。垂直防火分隔构件贯穿部位的试验数据, 不应用于评估水平防火分隔构件贯穿部位的性能, 反之亦然 。
2 由于塑料管贯穿封堵材料的耐火性能取决于受火情况,因此实际安装时应具有与试验所规定相同的受火情况。
3 只要防火封堵组件的受火情况与试验情况相同,试验结果可应用于比试验时更厚的砌筑体和混凝土构件中。
4 只要防火封堵组件与试验时具有相似的受火情况和尺寸,对于贯穿部位不垂直于构件表面的情况,试验数据仍可适用。
5 塑料管配件不应安装在贯穿孔口处,除非这些配件在贯穿部位作为防火封堵组件的一部分进行耐火试验且满足耐火极限要求
五、电力电缆和通讯电缆的防火封堵组件。
1 测试时主要应满足下列条件:
1 ) 测试组件中电缆的导体覆层和绝缘材料应与实际使用情况相同 ;
2 ) 标准试验电缆与实际贯穿电缆应具有相似尺寸, 或实际贯穿电缆的尺寸在合格试验尺寸范围内( 合格试验尺寸范围是指,在试验中对多个电缆进行测试,且由此得到了合格电缆的尺寸范围) ;
3 ) 如果实际贯穿电缆具有托架,则测试的防火封堵组件应与相同或相似的托架共同进行测试。
2 对电缆贯穿封堵组件的评估:
电缆不像其他贯穿物,它是一种混合结构体,包括一个或几个金属内核( 常是铜或铝) 和一些隔热的外包敷材料,这些材料的相互作用及与贯穿封堵、 防火分隔构件的相互作用, 对组件的性能会有很大的影响,且难以精确预测。由于各种电缆的组成千变万化某种或某些试验的评估无法涵盖所有情况,因此,电缆贯穿封堵组件的评估比较复杂。
影响电缆贯穿组件耐火性能的因素包括:导体、绝缘层的材料,导体与绝缘层材料的面积比,电缆直径,管束的尺寸和包扎情况,防火分隔构件的厚度和热力特性,管道横截面上导体的分布,与贯穿封堵的相互作用。
3.1.5 设计的防火封堵组件应考虑被贯穿物、贯穿物及其支撑体、防火封堵材料及其支撑体以及填充材料能够协调工作,并应适应建筑日常使用的环境条件,如建筑的振动、热应力、 荷载等作用;应满足火灾时的使用需要,如火灾中的热应力不均匀变化和热风压作用, 能保持其稳定性、不发生脱落、位移和开裂等情况。这主要取决于所选用的防火封堵材料能适应日常环境的特性、在火灾中的表现及施工安装的质量。
3.1.6 重要公共建筑和人员密集场所,因其建筑规模大、空间大、人员密集,火灾时的烟和毒气对人员容易造成伤害。电信建筑及精密电子工业建筑中的电子设备一旦被烟熏,往往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所以,这些建筑中烟气对人员或设备的影响需仔细考虑,这些建筑或场所的防火封堵除应具有阻火性能外,同时还应具有快速阻止烟气传播的功能。阻火包不适用于对阻烟要求较高的场所。有关重要公共建筑的定义,见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 16 -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