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1 城镇给水排水工程中,管道的管材及其接口连接构造等的选用,应根据管道的运行功能、施工敷设条件、环境条件,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6.3.2 埋地管道的结构设计,应鉴别设计采用管材的刚、柔性,在组合荷载的作用下,对刚性管道应进行强度和裂缝控制核算;对柔性管道,应按管土共同工作的模式进行结构内力分析,核算截面强度、截面环向稳定及变形量。
6.3.3 对开槽敷设的管道,应对管道周围不同部位回填土的压实度分别提出设计要求。
6.3.4 对非开挖顶进施工的管道,管顶承受的竖向土压力应计入上部土体极限平衡裂面上的剪应力对土压力的影响。
6.3.5 对跨越江湖架空敷设的拱形或折线形钢管道,应核算其在侧向荷载作用下,出平面变位引起的P—△效应。
6.3.6 对塑料管进行结构核算时,其物理力学性能指标的标准值,应针对材料的长期效应,按设计使用年限内的后期数值采用。
条文说明
6.3 管道
6.3.1 城镇室外给水排水工程中应用的管材,首先要依据其运行功能选用,由工厂预制的普通钢筋混凝土管和砌体混合结构管道,通常不能用于压力运行管道;结构壁塑料管是采用薄壁加肋方式,提高管刚度,藉以节约原材料,其中不加其他辅助材料(如钢材)由单一纯塑料制造的结构壁塑料管不能承受内压,同样不能用于压力运行管道。
施工敷设也是选择要考虑的因素,开槽埋管还是不开挖顶进施工,后者需要考虑纵向刚度较好的管材,同时还需要加强管材接口的连接构造;对过江、湖的架空管通常采用焊接钢管。
对存在污染的环境,要选择耐腐蚀的管材,此时塑料管材具有优越性。
当有多种管材适用时,则需通过技术经济对比分析,做出合理选择。
6.3.2 本条要求在进行管道结构设计时,应该判别所采用管道结构的刚、柔性。刚柔性管的鉴别,要根据管道结构刚度与管周土体刚度的比值确定。通常矩形管道、混凝土圆管属刚性管道;钢管、铸铁(灰口铸铁除外,现已很少采用)管和各种塑料管均属柔性管;仅当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壁厚较小时,可能成为柔性管。
刚、柔两种管道在受力、承载和破坏形态等方面均不相同,刚性管承受的土压力要大些,但其变形很小;柔性管的变形大,尤其在外压作用下,要过多依靠两侧土体的弹抗支承,为此对其进行承载力的核算时,尚需作环向稳定计算,同时进行正常使用验算时,还需作允许变形量计算。据此条文规定对柔性管进行结构设计时,应按管结构与土体共同工作的结构模式计算。
6.3.3 埋设在地下的管道,必然要承受土压力,对刚性管道可靠的侧向土压力可抵消竖向土压力产生的部分内力;对柔性管道则更需侧土压力提供弹抗作用;因此,需要对管周土的压实密度提出要求,作为埋地管道结构的一项重要的设计内容。通常应该对管两侧回填土的密实度严格要求,尤其对柔性圆管需控制不低于95%最大密实度;对刚性圆管和矩形管道可适当降低。管底回填土的密实度,对圆管不要过高,可控制在85%~95%,以免管底受力过于集中而导致管体应力剧增。管顶回填土的密实度不需过高,要视地面条件确定,如修道路,则按路基要求的密实度控制。但在有条件时,管顶最好留出一定厚度的缓冲层,控制密实度不高于85%。
6.3.4 对非开挖顶进施工的管道,管体承受的竖向土压力要比管顶以上土柱的压力小,主要由于土柱两侧滑裂面上的剪应力抵消了部分土柱压力,消减的多少取决于管顶覆土厚度和该处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能。
6.3.5 钢管常用于跨越河湖的自承式结构,当跨度较大时多采用拱形或折线形结构,此时应该核算在侧向荷载(风、地震作用)作用下,出平面变位引起的P-△效应,其影响随跨越结构的矢高比有关,但通常均会达到不可忽视的量级,要给予以重视。
6.3.6 塑料与混凝土、钢铁不同,老化问题比较突出,其物理力学性能随时间而变化,因此对塑料管进行结构设计时,其力学性能指标的采用,要考虑材料的长期效应,即在按设计使用年限内的后期数值采用,以确保使用期内的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