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消防文库>消防设计 > 正文

    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GB50253-2014

    • 发布日期:2018-10-22
    • 浏览次数:1901

    H.0.1 构件平面内、平面外的挠性系数和应力增强系数可按表H.0.1计算得出,也可根据表H.0.1计算出特征系数h后,直接从图H.0.1查出。

    表H.0.1 挠性系数和应力增强系数

    挠性系数和应力增强系数
    特征系数和挠性系数、应力增强系数的关系曲线
    图H.0.1 特征系数和挠性系数、应力增强系数的关系曲线 注:1 对于管件,表中的挠性系数k和应力增强系数i适用于任意平面内的弯曲,但其值均不应小于1.0;对于扭转,则挠性系数k和应力增强系数i为1.0,这两个系数适用于弯头、弯管的整个有效弧长(图中以粗黑中心线表示)和三通的交接口上。
    2 R——焊接管头和弯管的弯曲半径(mm)。
    r——所接钢管的平均半径(mm)。
    δ——公称壁厚(mm)。对于弯头、弯管,为其本身的壁厚;对于拔制三通、焊制三通或焊接支管,为所接钢管的壁厚。但当焊制三通主管壁厚大于所接钢管的壁厚,且加厚部分伸出支管外壁的长度大于支管外径1倍时,指主管壁厚(mm);
    M——补强圈的厚度(mm)。
    H.0.2 当补强圈的厚度M大于1.5δ时,特征系数h应按下式计算:

    H.0.3 对于大口径薄壁弯头和弯管,挠性系数k和应力增强系数i应分别除以修正系数a、b,修正系数a、b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E——钢材的弹性模量(MPa);
    P——管道附件承受的内压力(MPa)。


    关键词: 给水排水
    
     
    QQ在线咨询
    售前咨询热线
    15502421522
    售后咨询热线
    18002469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