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构件的毛截面面积;
Af——个翼缘的截面面积;
Aw——梁腹板的截面面积;
B——构件单位长度综合传热系数;
Bn——与梁端部约束情况有关的常数;
cs——钢材的比热容;
ci——保护层的比热容;
di——保护层厚度;
E——常温下钢材的弹性模量;
ET——高温下钢材的弹性模量;
f——常温下钢材的设计强度;
fy——常温下钢材的屈服强度;
fyT——高温下钢材的屈服强度;
fc——常温下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fcT——高温下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F——单位长度构件的受火表面积;
Fi——单位长度构件保护层的内表面积;
h——构件的截面高度,楼板厚度;
hw——梁腹板的高度;
hd——压型钢板的截面高度;
I——构件的截面惯性矩;
kr——火灾下钢管混凝土柱的承载力影响系数;
l——构件的长度、跨度;
lo——构件的计算长度;
Mfi——受火构件按等效作用力分析得到的杆端弯矩;
Mp——塑性弯矩;
MTi——受火构件的杆端温度弯矩;
Mx、My——构件的最大弯矩设计值;
N——构件的轴力设计值;
N′ExT、N′EyT——高温下构件的承载力参数;
Nf——受火构件按等效作用力分析得到的轴力;
NT——受火构件的轴向温度内力;
P——保护层的含水百分比;
q——梁(板)所受的均布荷载或等效均布荷载;
qr——考虑薄膜效应后楼板的极限承载力;
Qik——楼面或屋面活荷载的标准值;
R、R′、R′x、R′y——荷载比;
Rd——高温下结构或构件的设计承载力;
S——结构或构件的荷载组合效应;
Sm——高温下结构或构件的作用组合效应;
t——受火时间或耐火时间;
t′——构件温度达到l000C所需的时间;
td——结构或构件的耐火时间;
te——等效曝火时间;
tm——结构或构件的耐火极限;
tv——延迟时间;
tw——梁腹板的厚度;
T0——受火前钢构件的内部温度;
T1、T2——受火钢构件两侧或上下翼缘的温度;
Td——结构或构件的临界温度;
T′g——实际的室内火灾升温;
Tg(0)——火灾发生前的室内平均空气温度;
Tg——对应t时刻的室内平均空气温度;
Ts——钢构件温度;
Tm——在耐火极限时间内结构或构件的最高温度;
V——单位长度构件的体积;
Wp——构件的截面塑性模量;
Wx、Wy——构件绕x轴和绕y轴的毛截面模量;
as——钢材的热膨胀系数;
βm、βt——等效弯矩系数;
γ0——结构抗火重要性系数;
γR——钢构件的抗力分项系数,抗火设计中钢材强度调整系数;
γx、γy——截面塑性发展系数;
xT——高温下钢材弹性模量折减系数;
ηT——高温下钢材强度折减系数;
Vs——钢材的泊松比;
λ——构件的长细比;
λi——保护材料的导热系数;
λs——钢材的导热系数;
ρi——保护材料的密度;
ρs——钢材的密度;
ac——对流传热系数;
ar——辐射传热系数;
φ——常温下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
φb——常温下钢梁的整体稳定系数;
φ′bT——高温下钢梁的整体稳定系数;
△t——时间增量;
△T——构件或结构的温度变化值。
条文说明
2.2 符号
本规范所用的符号系遵照国家标准《 建筑结构设计术语和符号标准》GB/T 50083 的规定,尽量与其他相关标准一致,以适应工程设计人员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