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 技术要求
D.1.1 控制面板及仪表
D.1.1.1 控制面板上应设置仪表、操作手柄(按钮)和阀门。控制面板应面向操作者并有照明装置,手柄(按钮)应便于操作。
D.1.1.2 压力显示装置和压力传感器应固定安装。
D.1.1.3 仪器、仪表不应使用管路或电路作为安装支撑。
D.1.1.4 仪表的最大量程应在实测最大值的1.1~2.0倍之间。
D.1.1.5 供气系统应留有校准仪表和测试参数的测试接口,不使用时测试接口应可封闭。
D.1.2 操作说明与指示标志
D.1.2.1 供气系统的高温、高压等部位应有警示标志。
D.1.2.2 充气箱外部应有充气箱的中文操作说明和中文安全注意事项。安全注意事项的字体应比说明字体大一号并使用与说明字体反差大的颜色。
D.1.2.3 控制面板上的仪表、控制按钮和其他功能装置都应有操作指示的中文标牌,所有控制器和阀门应用标牌标识其开关方向。
D.1.2.4 供气系统应设置内容为“高压____MPa呼吸空气”的标识。在供气系统操作位置可见处应固定至少包括以下内容的标牌:
——高压储气钢瓶的水压试验周期;
——压力表、安全阀的校准周期。
D.1.2.5 空气净化系统壳体上应设置可永久保持的警示标识,标识上应用文字标识出“更换滤芯前必须将整个空气系统的压力释放至大气压力”。
D.1.3 管路
D.1.3.1 阀门、连接件和管路的工作压力应满足空压机的额定工作压力。
D.1.3.2 所有的阀门、连接件和管路应采用耐腐蚀材料。
D.1.3.3 管路的连接应密封,无漏气。
D.1.3.4 高压硬管管路固定间隔应不大于400mm,高压管路若有交叉,交叉处应互不接触。
D.1.3.5 采用螺纹连接的管路的密封剂应不能进入管路系统。
D.1.3.6 管路的安装应便于保养和维修,管路上部件的布置应便于更换、检查、设定和维修。
D.1.3.7 如管路需穿过有锐利边缘的孔,在管路与孔相接触处应对管路进行防护。
D.1.4 空压机
D.1.4.1 空压机使用的安全阀应符合JB/T 6441的规定。
D.1.4.2 空压机的气路、油路连接、固定应可靠。
D.1.4.3 空压机和原动机的公共底座应符合承载要求,并设置起吊装置。
D.1.4.4 空压机的外露运动部件、高温部件应有防护措施。
D.1.4.5 空压机外伸式取气管的安装应符合压缩机的规定。
D.1.4.6 取气口至进气口的气路应便于拆卸、更换。
D.1.4.7 空压机的冷却系统应使压缩机在一30℃~50℃环境温度范围内正常工作。
D.1.4.8 环境温度高于0℃时,压缩机末级冷却器出口的压缩空气温度与环境温度差值应不大于15℃。
D.1.4.9 空压机每一级后都应设置一个安全阀。
D.1.4.10 空压机应设置气水分离器和自动排污阀。
D.1.4.11 当空压机出现下列情况时,应自动停止空压机不自动重启,并有声光报警;
——润滑油油位或油压低于规定值;
——排气温度高于规定值;
——当供气压力升至停机压力;
——净化系统出口处的压缩空气一氧化碳(CO)含量超过10x10-5(适用时)。
D.1.4.12 空压机应配备下列装置:
——控制最大工作压力和压缩机起停的压力传感器;
——每个压缩级后的级间压力指示装置;
——排气压力指示装置;
——压力润滑压缩机上的油压表或非压力润滑压缩机上的油位指示器或油位开关;
——电子非可复位式计时器;
——紧急停机装置。
D.1.4.13 电机驱动空压机还应配备下列装置:
——电机过载保护功能的启动器;
——防止恢复供电后自动重启的保护装置;
——短路保护、过载保护、漏电保护、接地装置和紧急切断按钮。
D.1.4.14 皮带传动的空压机应能调节皮带的松紧。
D.1.4.15 空压机空气取气口至进气口间应安装空气滤清器。
D.1.5 空气净化系统
D.1.5.1 空压机应配备空气净化系统,空气净化系统后端应有压缩空气取样口,车内应配空气品质检测仪,空气品质检测仪应能检测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水分(露点)及油雾与颗粒物的含量。
D.1.5.2 空气净化系统的筒体应符合GB 150以及GB 5099的相关要求。
D.1.5.3 空气净化系统滤芯应可更换,更换滤芯时不应拆卸管路或其他零件。
D.1.5.4 空气净化系统应设置安全阀,安全阀的动作压力不应大于系统最大工作压力的1.1倍。
D.1.5.5 空气净化系统应远离发热、运动等可能导致损伤的部件。
D.1.5.6 空气净化系统前应设置气水分离器和自动排污阀,气水分离器和过滤器之间应安装止回阀。
D.1.5.7 在空气净化系统进气管路应设置截止阀、放空阀和压力表,出气管路应设置背压调节阀和截止阀。
D.1.6 钢瓶要求
D.1.6.1 钢瓶应符合GB 150以及GB 5099的相关规定。
D.1.6.2 钢瓶应通过固定支架与车体连接,并符合GB 7956.1—2014中5.1.6.1.10的要求。
D.1.6.3 高压储气钢瓶组应安装安全阀和压力表。每个钢瓶应安装截止阀。
D.1.6.4 钢瓶的布置应便于检查和更换,瓶口不应朝向控制面板前的操作人员,所有的钢瓶安全阀排气应畅通。
D.1.6.5 钢瓶的充装方式应简便,充装接口位置应便于操作。
D.1.6.6 钢瓶应能单独启闭。
D.1.6.7 钢瓶的控制阀应操作方便,钢瓶、控制阀和管路之间应互不干涉。
D.1.6.8 当钢瓶分组管理时,每组钢瓶的进气和出气管路上应各安装一个控制阀,或每个钢瓶上应安装一个控制阀。每组高压储气钢瓶的出气管路应安装量程与高压储气钢瓶工作压力相适应的压力表。
D.1.7 充气箱
D.1.7.1 充气箱应能将空气呼吸器气瓶及充气管路完全包围,与空气呼吸器气瓶接触处应用减震材料包覆。
D.1.7.2 充气箱应设置减压阀和安全阀,安全阀应设置在减压阀后。减压阀应有避免误操作的措施,并设置永久固定的警示标识。
D.1.7.3 充气箱上的每个充气位应设置压力表、充气阀和放空阀,并设置永久固定的指示标牌。
D.1.7.4 充气箱的壁厚应不小于5mm,充气箱应具有安全锁止和防止误开启的功能。
D.1.7.5 充气箱的结构应使爆瓶后的压缩空气不需打开充气箱即能安全、快速地向远离人员和设备的方向泄压。
D.1.7.6 充气箱门没有关闭到规定位置时应不能向空气呼吸器气瓶充气。充气箱门打开时应自动切断充气。
D.1.7.7 空气呼吸器气瓶应只能在箱内充气,不能在箱外充气。
D.1.7.8 当充气箱内开始充气以及空气呼吸器瓶充满时,充气箱应有声光指示。
D.1.8 控制系统
D.1.8.1 供气系统的控制系统应有以下功能;
——空压机可直接向空气储存装置充气;
——空压机可直接向空气呼吸器瓶充气;
——空气储存装置向空气呼吸器瓶充气;
——可按预定分组方式由空气储存装置和空压机向空气呼吸器瓶充气;
——空压机向空气呼吸器瓶充气的同时可向空气储存装置充气;
——空气储存装置向空气呼吸器瓶充气的同时按预设方式接受空压机的充装;
——可调节向空气呼吸器瓶充气的流量;
——可调节向空气呼吸器瓶充气的压力;
——充气系统超压和低压报警。
D.1.8.2 高压储气钢瓶组应设置低压声光报警功能。
D.1.9 充气性能
D.1.9.1 使用供气系统对单个6.8L空气呼吸器气瓶直充所需的时间应不大于200s。
D.1.9.2 使用供气系统对单个6.8L空气呼吸器气瓶转充所需的时间应不小于120s。
D.1.10 可靠性
供气系统在额定流量和额定压力下连续运行6h,应满足以下要求:
——供气系统动力总成发动机转速不大于发动机额定转速;
——供气系统动力总成发动机应无异响、过度振动、漏水、漏油、漏气等异常现象;
——供气系统动力总成发动机冷却液温度小于90℃;
——供气系统动力总成发动机机油温度小于95℃;
——采用电动机驱动的供气系统,电动机无异响、过度振动等异常。
D.2 试验方法
D.2.1 控制面板及仪表检查
D.2.1.1 检查控制面板的设置、朝向、照明以及操作手柄(按钮)的布置,判断检查结果是否符合D.1.1.1的要求。
D.2.1.2 检查压力显示装置和压力传感器的安装,判断检查结果是否符合D.1.1.2的要求。
D.2.1.3 检查仪器、仪表的安装支撑,判断检查结果是否符合D.1.1.3的要求。
D.2.1.4 检查所有仪表的量程,判断检查结果是否符合D.1.1.4的要求。
D.2.1.5 检查供气系统校准仪表和测试接口的位置和型式,判断检查结果是否符合D.1.1.5的要求。
D.2.2 操作说明与指示标志检查
D.2.2.1 检查供气系统的警示标识,判断检查结果是否符合D.1.2.1的要求。
D.2.2.2 检查充气箱的操作说明和安全注意事项,判断检查结果是否符合D.1.2.2的要求。
D.2.2.3 检查控制面板的仪表、控制按钮和其他功能装置以及所有的控制器和阀门,判断检查结果是否符合D.1.2.3的要求。
D.2.2.4 检查供气系统的标识、标牌,判断检查结果是否符合D.1.2.4的要求。
D.2.2.5 检查空气净化系统壳体的警示标识,判断检查结果是否符合D.1.2.5的要求。
D.2.3 管路试验
D.2.3.1 按D.2.10规定的方法进行可靠性试验,试验中检查所有的阀门、联接件和管路,判断试验结果是否符合D.1.3.1要求。
D.2.3.2 查阅所有阀门、联接件和管路材料的报告,判断检查结果是否符合D.1.3.2的要求。
D.2.3.3 供气系统达到停机压力后停止运转,保持压力3min,观察各段管路的压力是否有下降,判断试验结果是否符合D.1.3.3的要求。
D.2.3.4 检查管路并用卷尺测量硬管固定连接的间隔距离,判断检查结果是否符合D.1.3.4的要求。
D.2.3.5 检查管路的螺纹联接的密封型式,判断检查结果是否符合D.1.3.5的要求。
D.2.3.6 检查管路的安装和部件的布置,判断检查结果是否符合D.1.3.6的要求。
D.2.3.7 检查管路的防护措施,判断检查结果是否符合D.1.3.7的要求。
D.2.4 空压机试验
D.2.4.1 查阅空压机用的安全阀合格证,判断检查结果是否符合D.1.4.1的要求。
D.2.4.2 检查气路、油路的连接和固定,判断检查结果是否符合D.1.4.2的要求。
D.2.4.3 检查空压机、原动机公共底座以及起吊装置,判断检查结果是否符合D.1.4.3的要求。
D.2.4.4 检查外露的运动部件、高温部件的防护措施,判断检查结果是否符合D.1.4.4的要求。
D.2.4.5 检查外伸式取气管的安装及型式,判断检查结果是否符合D.1.4.5的要求。
D.2.4.6 检查取气口至进气口的气路,判断检查结果是否符合D.1.4.6的要求。
D.2.4.7 供气系统分别在一30℃和50℃的环境中运转,判断检查结果是否符合D.1.4.7的要求。
D.2.4.8 环境温度大于0℃,按制造商规定的操作规程操作空压机运转,用温度计测量空压机末级冷却器出口处的压缩空气温度,判断检查结果是否符合D.1.4.8的要求。
D.2.4.9 检查每一级空压机的安全阀及其数量,判断检查结果是否符合D.1.4.9的要求。
D.2.4.10 检查空压机的气水分离器和自动排污阀,判断检查结果是否符合D.1.4.10的要求。
D.2.4.11 分别检查油位或油压低于规定值、排气温度高于规定值、供气压力大于停机压力、CO浓度大于10x10-6时,空压机是否停机并报警,判断检查结果是否符合D.1.4.11的要求。
D.2.4.12 检查空压机的配置,判断检查结果是否符合D.1.4.12的要求。
D.2.4.13 检查电机驱动空压机的配置,判断检查结果是否符合D.1.4.13的要求。
D.2.4.14 检查皮带传动空压机的皮带张紧装罝,判断检查结果是否符合D.1.4.14的要求。
D.2.4.15 检查空压机的空气滤清器,判断检查结果是否符合D.1.4.15的要求。
D.2.5 空气净化系统试验
D.2.5.1 检查空气净化系统的取样口位置,查阅空气品质检测仪的使用说明书,判断检查结果是否符合D.1.5.1的要求。
D.2.5.2 查阅筒体的检验报告,判断检查结果是否符合D.1.5.2的要求。
D.2.5.3 检查空气净化系统的滤芯及其更换型式,判断检查结果是否符合D.1.5.3的要求。
D.2.5.4 查阅空气净化系统的安全阀报告,将安全阀拆下装在压力测试管路上,缓慢增加测试压力至安全阀正常动作,记录动作时的压力并与系统最大工作压力比较,判断检查结果是否符合D.1.5.4的要求。
D.2.5.5 检查空气净化系统的安装位置,判断检查结果是否符合D.1.5.5的要求。
D.2.5.6 检查净化系统的气水分离器和自动排污阀,判断检查结果是否符合D.1.5.6的要求。
D.2.5.7 检查净化系统进气管路的截止阀、放空阀和压力表以及出气管路的背压调节阀和截止阀,判断检查结果是否符合D.1.5.7的要求。
D.2.6 钢瓶试验
D.2.6.1 查阅钢瓶的检验报告或合格证,判断检查结果是否符合D.1.6.1的规定。
D.2.6.2 检查钢瓶组的固定与连接,判断检查结果是否符合D.1.6.2的规定。
D.2.6.3 检查钢瓶组的安全阀、压力表和截止阀,判断检查结果是否符合D.1.6.3的规定。
D.2.6.4 检查钢瓶的布罝、瓶口方向及安全阀的排气,判断检查结果是否符合D.1.6.4的规定。
D.2.6.5 检查钢瓶的充装方式以及充装接口的位置,判断检查结果是否符合D.1.6.5的规定。
D.2.6.6 检查钢瓶的启闭开关,判断检查结果是否符合D.1.6.6的规定。
D.2.6.7 检查钢瓶的控制阀是否操作方便、控制阀门和管路是否相互干涉,判断检查结果是否符合D.1.6.7的规定。
D.2.6.8 检查钢瓶组的控制阀以及压力表,判断检查结果是否符合D.1.6.8的规定。
D.2.7 充气箱试验
D.2.7.1 检查充气箱的结构,判断检查结果是否符合D.1.7.1的要求。
D.2.7.2 检查充气箱减压阀和安全阀的布置、结构以及警示标识,判断检查结果是否符合D.1.7.2的要求。
D.2.7.3 检查充气箱的压力表、充气阀和放空阀及其指示标牌,判断检查结果是否符合D.1.7.3的要求。
D.2.7.4 用游标卡尺测量箱体钢板厚度,检查充气箱的结构,判断试验结果是否符合D.1.7.4的要求。
D.2.7.5 检查充气箱的结构,判断检查结果是否符合D.1.7.5的要求。
D.2.7.6 检查充气箱的结构,判断检查结果是否符合D.1.7.6的要求。
D.2.7.7 检查充气箱的结构,判断检查结果是否符合D.1.7.7的要求。
D.2.7.8 按供气系统的操作规程充满气瓶,检查充气箱的指示信号,判断检查结果是否符合D.1.7.8的要求。
D.2.8 控制系统检查
D.2.8.1 检查供气系统的控制系统,判断检查结果是否符合D.1.8.1的要求。
D.2.8.2 按供气系统操作规程充满高压储气钢瓶组,然后供气系统停止工作。缓慢排出高压储气钢瓶组内的空气至高压储气钢瓶组内压力低于报警设定值,检查供气系统的报警功能,判断检查结果是否符合D.1.8.2的要求。
D.2.9 充气性能试验
D.2.9.1 按供气系统的操作规程用直充方式对空气呼吸器瓶进行充气,重复进行三次试验,判断试验结果是否均符合D.1.9.1的要求。
D.2.9.2 按供气系统的操作规程用转充方式对空气呼吸器气瓶进行充气,重复三次试验,判断试验结果是否均符合D.1.9.2的要求。
D.2.10 可靠性试验
按供气系统的操作规程连续运行6h,每隔15min检查并记录下列内容:
——供气系统动力总成发动机转速;
——供气系统动力总成发动机是否有异响、过度振动、漏水、漏油、漏气等异常现象;
——供气系统动力总成发动机冷却液温度;
——供气系统动力总成发动机机油温度;
——采用电动机驱动的供气系统,电动机是否有异响、过度振动等异常现象。
判断试验结果是否符合D.1.10的要求。